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4七上·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武帝心腹之臣主父偃上书提出:古者诸侯不过百里……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阻:依仗)其强而合从(合从:合众,联合起来)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稍:渐渐地)弱矣。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经济上,秦汉统治者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摘自《“大一统”之梦》

    1. (1) 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思想的应用?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当时汉朝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主父偃提出解决这一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汉武帝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通过哪些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4. (4) 概括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