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永吉月考) 现代文阅读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锦诗之美

    ——记敦煌研究院女院长樊锦诗

    羽毛

    ①樊锦诗,一个女人的名字,让人遐想到锦缎,诗歌,华丽纷披的美丽。四十余年过去,她的名字,却在大风沙里成长为一种精神。

    ②四十余年前,樊锦诗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这个面容清秀的姑娘,把父亲劝阻的信压在箱底,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执意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

    ③文艺片里的丝绸之路,总看见快乐的西部人弹着冬不拉,唱着小调,漂亮的女子献上洁白的哈达……这不过是真实的谎言,西部人把生活的背景归纳成两个字:荒凉。

    ④那时,戈壁滩人烟稀少,走上几十里路也碰不见一个人,沙子的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低达零下30度。莫高窟极尽辉煌,鬼斧神工,洞外却是灰土蒙蒙,孤苦伶仃。人总要走出艺术的洞,柴米油盐地生活啊。

    ⑤水是碱性的,樊锦诗总洗不干净头发,没有房子住,就在附近的小庙凑合,土炕土凳土桌,吃饭的时候起风,灰尘就呛到肺里。一个月也去不了一回城里,读书读报简直是奢侈。

    ⑥有晚洞外传来狼啸。她吓得整晚睡不着,次日才发现,洞外原来拴着一头不安分的驴子。那时她也不过是个小姑娘,单调寂寞的日子几乎让她窒息。但她不走,敦煌壁画的大气之美使她折服,而壁画雕塑自然的老化破损、被盗窃的空白痕迹更使她心疼,迫使她留下。她要以自己柔弱的坚韧保护敦煌。

    ⑦多年来,樊锦诗沉浸在石窟考古研究工作之中。保护、研究、思考、发扬画在石头上、刻在窑洞里的大美,乐不思蜀。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⑧这些年,樊锦诗把自己的先生也拽到了敦煌,风雨兼程,同甘共苦。

    ⑨流年似水,青丝变白发。听说有些女同学信誓旦旦要来敦煌,樊锦诗就紧张:“人很难真的和艺术过一辈子,我怕她们太苦…… A回头一想啊,我是三不像,一不是管理出身,不像院长;二没有坚持专业,耽搁了北大那几年;三不是贤妻良母,孩子受了很多委屈,亏欠家庭太多。”

    ⑩那场特殊的媒体见面会,就在石窟之外。樊锦诗扯扯普通的青布罩衫,如同邻居慈祥而抱愧的老太太。旁边的听众却在感叹:B“一个地道的女人,完全是浓重的西北口音了。”

    ⑪那她为何坚持留下?

    ⑫“你们看夜色中的莫高窟,宁静、圣洁。我老说有一种魅力,一个极大的吸引力在吸引着我。愿意留下,死心塌地地留下,慢慢就上升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保护不好真是千古罪人。”“很多人都这样,一些老先生,像常院长、段先生他们来的时候,有的比我还小,20岁左右。然而来了以后,一辈子默默无闻,遭遇坎坷还继续去画画,还是一丝不苟地画。他就觉得这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没有这部分,他就没支撑了,而且他画的时候也是在跟古代的艺术家交流。震撼在哪儿呢?奥妙在哪儿呢?神秘在哪儿呢?就是他们的工作。就是用他们的青春,用他们的画,一点一点地实现人生价值。现在都年老了,八十岁、七十多岁,还想着敦煌,还要回来,他就觉得这是他真正的家。”

    ⑬听她坦然安静地说着这话,将四十余年的艰辛和孤独轻轻带过,听众心里各是滋味。戈壁风沙龙卷虎啸,改变了她的吴侬软语、青丝春颜,却赠与她别样的洒脱和旷达,和常人不能体验的幸福。

    ⑭西部人称敦煌研究院的这位女院长是西部守护神。只有神,才有这样的意志。

    ⑮月光下的她,不是神,如诗歌,如锦缎,具有华丽纷披的美丽。

    1. (1) 同学们利用互联网和古典文献,查找“锦诗”二字的本义。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

      请阅读全文,根据资料分析“锦诗”这一名字背后的美好寓意。

      锦:金文(金,金丝金线)(帛,纺织品),表示以金丝代替蚕丝纺织。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用金丝线织成的闪光绚丽的织品。

      诗:说文解字【言部】诗,志也。从言,寺声。《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2. (2) “锦”字绣出了樊锦诗院长身上一个个熠熠生辉的事迹。小语在观其事的过程中,对文中划波浪线的事例存在以下质疑,请你结合语境及知识卡片对此进行解疑。

      原文:土炕土凳土桌,吃饭的时候起风,灰尘就呛到肺里。一个月也去不了一回城里,读书读报简直是奢侈。有晚洞外传来狼啸。她吓得整晚睡不着,次日才发现,洞外原来拴着一头不安分的驴子。

      小语质:我认为这些事例选得不够好,不够典型,描写又太细碎。我的解疑:

    3. (3)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为心声。本文直接引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请你分析文中画横线A、B两处的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
    4. (4) “诗”字彰显樊锦诗院长身上“敦煌人”的精神。你认为本文樊锦诗院长的精神与下面哪个选项的人物最相近?请结合你对本文及教材或课外名著的阅读体悟,阐述理由。
      A . 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 .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C . 居里夫人(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D . 毛泽东(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