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白杨
张伟忠
①这次到西北,看到冬天的白杨树,又一次想起了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②第一次看见白杨是在2001 年夏天去新疆的途中,在疾驰的火车上看到“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脑中一次次闪过《白杨礼赞》中的片段,心中一遍遍默诵其中的词句。 同行的一位老教师说:“教了一辈子《白杨礼赞》,第一次知道新疆的白杨和平常所见的枝叶‘婆娑’的杨树不一样。”并即兴背出了《白杨礼赞》中描写白杨的句子:“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我也是在那一刻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和布局谋篇的精妙,脑海中的语言积累和眼中所见的现实景象一下子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心理和视觉上的双重冲击力,我被这种庄严的美深深地震撼了。
③再次见到白杨,则是在冬季的酒泉和嘉峪关,而且是近距离的。在冬日耀眼的阳光下,在积雪覆盖的黄土地上,在北国单调的景色中,它们虽然落尽了叶子,可淡青色的树干和挺拔的身姿仍然包蕴着勃勃生机,那些“紧紧靠拢”的“丫枝”直刺向蔚蓝的天空,成为冬日美丽的风景。我站在白杨树下,仰视着它们,又想起茅盾先生对它们的赞誉:“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④《白杨礼赞》中的意象和现实所见的白杨树重叠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北方人乃至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也在一刹那间真正感受到白杨树所代表的那种“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文化性格和精神象征,它激励人心的功能,半个多世纪后仍未减退。这种精神和形象的契合,又是那么自然。
⑤《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1947年3月,叶圣陶等主编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第三册就收录了这篇文章,题为《白杨树》。 1949 年,由叶圣陶校订、文化供应社出版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语体文选》第二册又选入了这篇文章,并改名为《白杨礼赞》。 在该书前的“编辑例言”中,说明了这本教材选文的标准,如:“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切合现代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为初中学生所能理解和接受”,“注重国文的教学价值”等。 显然,《白杨礼赞》是完全符合这几条标准的。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白杨礼赞》的文学价值、教学价值仍然不可低估。
⑥建国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一直选入这篇散文,并在教学参考书中把教学重点定为“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不过从2001年开始的语文教材中,《白杨礼赞》已被删去。
⑦站在嘉峪关长城遗址内的白杨林中,抚摸着白杨粗大而光滑的枝干:任由它们把我的目光引向碧空。在黄土、远山、碧空组成的背景下,白杨卓然挺立的身姿让我迷醉。 我在想:一丛白杨,一篇文章,一个时代,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多么奇妙的联系啊。 西北有很多代表性树种,比如胡杨、红柳等,为什么茅盾先生单单选中了白杨来加以礼赞呢? 原因似乎并不难找:挺拔的身躯、靠拢的树枝、哨兵似的姿态,以及朴质外表下的坚强个性。这使得从新疆到延安途中的茅盾先生发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审美对应物,从而为白杨树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歌。 一种树成就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又反映了一个时代。 我相信,当茅盾在重庆发表这篇文章后,一定给当时的国统区乃至全国人民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明朗的信号,使得在抗战最艰难时刻的中国人民获得极大鼓舞。
⑧在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当曙光初现,太阳从蜿蜒的长河东侧冉冉上升,大地呈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矗立于原野中的白杨林披上了一层动人的红光。 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风景谈》里面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当年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又一次回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选自《语文学习》,有删减)
第一次: ; 第二次:
那些生长在岸边地头英姿飒爽的白杨,就像《风景谈》里面站在晨曦中吹号的号兵。 (从修辞角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