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21年1月,豆瓣(网站名)用户“胡桃”创建了名为“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豆瓣小组,她最初只是因“三分钟热度上头”而“想建一个个人玩耍”的小组,但自创建后,该小组迅速扩容,至8月1日,已有127273名“文字失语者”在这里集聚,希望每一个失语者能在这里通过练习摆脱文字失语。
在“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成立之前,已有人关注到此种现象: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受访者认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而相较于“引用诗句、运用复杂修辞”,文字失语者失去的能力更为基础,正如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组长胡桃建组时的表述。与生理性病变引起的失语症不同,文字失语者所经历的“失语”,更像是一种社会病。
【材料二】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艾薇妮·白薇施(Avni Bavi shi)、马丁·斯莱德(Martin Slade)和贝卡·莱维(Becca Levy)用时 12 年调查研究了 3635 名 50 岁或以上的人的阅读模式。这项研究名为《每天一章:阅读和长寿的关系》(A chapter a day: Association of book reading with longevity),发表在《社会科学与医学》。
人群 | 每周阅读时间 | 死亡可能性 | 人群 | 随访12年间的死亡率 | |
人群A | ≥3.5小时 | 降低23% | 阅读者 | 27% | |
人群B | <3.5小时 | 降低17% | 不阅读者 | 33% |
调查结果表1 调查结果表2
艾薇妮·白薇施教授等人发表的这项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区分了阅读书籍和阅读期刊杂志对延长寿命的不同影响。为什么会不同呢?首先,相对于期刊杂志而言,书籍的承载信息的量更大,对信息的处理更有深度,而这就会让读者去调动思维,尝试和书籍、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在这样的“缓慢的、沉浸式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自然会提高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另外,研究发现,阅读书籍而非杂志有助于促进同理心及社会感知和情商的提升。
【材料三】
每天睁开眼睛,看电视、上网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广告——大部分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读书人和以前的读书人相比,更加需要选择的眼光、阅读的定力和批判的思维。
书籍的载体、阅读形式的变化导致了思维的变化。第一个是发散性思维。古人读经,一个月,一年,集中在一点,与一部经书不断对话,一个字一个字斟酌的。现在不行了,人们的思维会不断地跳跃,好处是具有活跃性,坏处是无法集中精力在一段时间里做一件事情。第二个是表述的片段化。如今,人们习惯于写一百多字的微博,养成这个习惯后很难改变——能够写几句俏皮话,却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今天过多地强调知识的广度,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记忆力的衰退。如今,我们把记忆力交给了电脑,把所有的知识交给了数据库。今天大家已经不再背书,而是在查书了。阅读被检索取代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检索能力是很容易学的。全世界的图书都在一个“云”里,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今人,不盲从于社会。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这是很难的。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影响。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提升自我修养。我们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取代,只要知道一个书名或人名,检索就行了,而且现在的阅读更强调娱乐功能。原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
(节选自《当知识变得唾手可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