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古代抗疫大事记
时间 | 大事记 |
商朝 | 我国有文字明确记载的疫病从这一时期开始。这一时期隔断传染源以防止疫病继续扩大的思想已经产生 |
春秋战国 | 抗击传染病的措施已出现 |
秦汉时期 | 对感染疫病的病人有一套检查、隔离、治疗措施,并建立起了传染病的隔离医院 |
东汉末年 | 战乱频繁,而且蝗灾、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造成疫病广泛流行。桓、灵、献三帝共70年,比较大的疫病流行有16次之多。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基础上,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救治了大量病人,还创造性地总结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 |
魏晋南北朝 | 政权更迭频繁,大小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稳,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病高发期。三国两晋,疫病流行的次数约为35次,每5.8年就有一次疫病。南朝共出现疫病13次,北朝11次。 |
隋唐五代 | 共有疫病30多次,唐太宗时期,共有6次流行,但由于社会安定,政府救灾防疫措施得当,疫病对社会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唐朝后期至五代,藩镇割据,战争频起,无有效救治措施,疫病造成大量百姓死亡。 |
——摘编自张剑光《中国抗疫简史》
材料二: 在英国,早期办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行政管理人才。到19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美国、德国的挑战,教育现状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要求。为此,英国不得不进行教育改革,以培养有文化有知识的工人、技术人才及工业管理人才为目的。英国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这正是英国工业化、现代化成功的关键。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