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4-07-24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 1. (2024七上·福田期中) 察历史变化,思发展根源。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铁器牛耕应用、推广 B . 公田变为私田    C . 国家走向统一 D . 封建制度确立
  • 2. (2024八下·月考) 以下《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可用于说明(  )

    A . 分封制的作用 B . 诸侯争霸的后果 C . 郡县制的确立过程 D . “推恩令”的实施背景
  • 3. (2024八下·月考) 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钟摆理论”绘制了如图示意图来归纳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将的权力转换。据此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形象地展现了(  )

    A . 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B . 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C . 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 .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4. (2024八下·月考)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


    史料

    历史解释

    A

    《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鸦片战争使中英两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

    B

    《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C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开启了外国资本主义服务中国发展的进程

    D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4八下·月考) 如图反映的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史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③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④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4·安乡县模拟)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形成1956年国民经济比例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 一五计划的进行
  • 7. (2024八下·月考) 如图是1980﹣1998年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1985年后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B . 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 .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 8. (2024九下·黑龙江模拟) 周恩来指出,亚非各国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基础就是“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 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他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着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上述材料中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 )
    A .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B . 万隆会议上 C . 日内瓦会议上 D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 9. (2024八下·月考) 正当日本社会危机严重的时期,7世纪初被派到中国的留学生,在充分掌握了隋唐文化和制度后陆续回国,为其革新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巨大作用”(  )
    A . 使日本成为封建国家 B . 推动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 使日本确立了幕府统治 D . 使日本从此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 10. (2024八下·月考)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英、法、美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下列关于这些法律文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权利法案》颁布于英国“光荣革命”之后

    ②《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④拿破仑颁布的《人权宣言》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2024八下·月考) 面对图示中德国的经济状况,德国的应对策略是(  )

    A . 建立法西斯政权 B . 积极进行对内对外的改革 C . 发动对外战争,吞并埃塞俄比亚 D . 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成同盟
  • 12. (2024八下·月考)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其主题是(  )

    A .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C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 13. (2024八下·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地把盛唐文化传播到四方。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故步自封是清朝时外交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材料一中“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把盛唐文化传播到四方”的史实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 (2)  材料二中的“故步自封”与“限制贸易”体现了清朝的哪一政策?根据材料二概括该政策产生的影响。
  • 14. (2024八下·月考)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的初心

    钊感于国势之急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

    ——摘自李大钊《狱中自述》

    材料二:一群人的初心

    如表是参加中共一大部分代表的基本情况 

    代表

    年龄

    求学、从教经历

    代表

    年龄

    求学、从教经历

    李达

    31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陈潭秋

    25


    师范生、从教

    李汉俊

    31

    何叔衡

    45

    董必武

    35

    毛泽东

    28

    邓恩铭

    20

    中学生

    王尽美

    23

    师范生

    材料三:一个政党的初心

    如表是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 

    土地革命时期的入党誓词

    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

    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抗日战争时期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入党誓词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中共十二大以来的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的初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史实说明他是如何向着初心奋斗的?
    2. (2) 根据材料二,从年龄角度和求学、从教经历看,这群人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入党誓词变迁的特点。
  • 15. (2024八下·月考) 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民众健康福祉、应对传染病疫情的重要基础。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引领科技领域创新和解决公共卫生领域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形成适应现代化的公共卫生体系,培养造就服务于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的拔尖领军人才和具有行业胜任力的青年人才后备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抗疫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商朝

    我国有文字明确记载的疫病从这一时期开始。这一时期隔断传染源以防止疫病继续扩大的思想已经产生

    春秋战国

    抗击传染病的措施已出现

    秦汉时期

    对感染疫病的病人有一套检查、隔离、治疗措施,并建立起了传染病的隔离医院

    东汉末年

    战乱频繁,而且蝗灾、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造成疫病广泛流行。桓、灵、献三帝共70年,比较大的疫病流行有16次之多。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基础上,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救治了大量病人,还创造性地总结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

    魏晋南北朝

    政权更迭频繁,大小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稳,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病高发期。三国两晋,疫病流行的次数约为35次,每5.8年就有一次疫病。南朝共出现疫病13次,北朝11次。

    隋唐五代

    共有疫病30多次,唐太宗时期,共有6次流行,但由于社会安定,政府救灾防疫措施得当,疫病对社会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唐朝后期至五代,藩镇割据,战争频起,无有效救治措施,疫病造成大量百姓死亡。

    ——摘编自张剑光《中国抗疫简史》

    材料二: 在英国,早期办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行政管理人才。到19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美国、德国的挑战,教育现状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要求。为此,英国不得不进行教育改革,以培养有文化有知识的工人、技术人才及工业管理人才为目的。英国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而这正是英国工业化、现代化成功的关键。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张仲景总结的中医学经典著作的名称。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历代疫病流行变化与社会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教育目的从早期到19世纪后期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英国开始丧失工业垄断地位的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 16. (2024八下·月考) 大事年表折射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现代中外大事年表

    时间

    历史事件

    15世纪末—16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1640—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19 年

    五四运动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上述表格中选择2-3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