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从外形上看,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着天圆地方。
筷子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如今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筷子,出现在商朝晚期,那时的昏君纣王就已经在使用象牙制成的精美筷子了。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在当时被称为棶(jiā)的餐具,逐渐取代了餐叉的历史地位。而到了两汉时期,基本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此时已改称为“箸”。如今东南沿海地区各种方言仍大量保留这一叫法,如闽南话与温州话。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了筷子的叫法。
【材料二】下面是筷子握法图解:
【材料三】使用筷子时都是两根一块,其意为“阴阳两和”“合二为一”,意求圆满,故称“一双筷子”。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筷子的使用也有讲究与忌讳:如一双不能长短不一,否则就是“三长两短”; 吃饭时,忌用筷子敲击碗沿,因过去乞丐乞讨常以筷击碗出声; 用筷插或不断翻拨菜品,被视为不雅之举; 将筷子竖着或着插在盛饭的碗中,被看作不言祥,因为过去的祭祀都是在碗中插上一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