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浊浪排空 排空:一扫而空
B . 薄暮冥冥 薄:迫近
C . 余拏一小舟 拏:撑(船)
D . 雾凇沆砀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其喜洋洋者矣 ②其真无马邪
B .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四时之景不同
C . ①不以物喜 ②醒能述以文者
D .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朝而往
-
-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A . 到了春风和煦、景色明朗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波光粼粼,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B .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波光粼粼,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聚集在一起飞翔,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C .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D . 到了春风和煦、景色明朗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沙洲上的鸥鸟聚集在一起飞翔,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
-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文均明确表达观点。甲文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乙文结尾舟子之语既道出作者的“痴”,也表达出舟子对作者行为的不解与指责。
B . 两文皆用词精妙。甲文以“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痕”“粒”等,写出视线的移动与景物的变化。
C . 两文都运用对比。甲文描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一暗一明,构成对比;乙文描写雪景,天地的广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对比。
D . 两文语言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了大量同义词、反义词、双声词、叠韵词,语言表现力丰富;乙文语言则极为简练,浅显易懂,明白晓畅,又不乏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