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浦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巧夺天工的中国园林艺术

    嵇立平

    ①中国的园林艺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建筑艺术的奇葩,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②我国现见于文字可考的造园始于商周,称之为囿。在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囿”这个词,是指圈养禽兽,挖池筑台,供帝王狩猎和游乐之处,也叫游囿,被认为是最初的园林雏形。如商纣王在现在的河北邢台一带建囿,“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也曾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

    ③囿、苑合称始见于秦汉,秦始皇建上林苑,著名的阿房宫就建在上林苑中。两汉时期对秦代上林苑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广三百里,苑内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乘万骑”。苑内还开凿了昆明池、太液池,堆出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后世皇家园林建设奠定了基本模式。

    ④唐宋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繁荣期,如唐代著名的三大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都是宫殿和园苑的结合区。内有太液池、蓬莱山、四大海、曲折回廊、楼台亭阁,以及奇花异草。著名诗人李白触犯杨贵妃的“沉香亭畔依栏杆”的诗句,写的就是兴庆宫内龙池之畔一座用沉香构成的亭子。北宋都城汴梁的“艮岳”是宋徽宗时期营建的御花园,曾因造园搜运“花石纲”而激起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艮岳”内迭石树峰,堆山凿池,林木畅茂,殿阁宏伟,有“尽搜天下之美,古今之胜”的评价,可称为唐宋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⑤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辽、金、元三代相继在燕京一带兴修皇家园林,至清代达到高潮。出现了以三海(北海、南海、中海)为代表的宫廷御苑及以“三山五园”(即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和静宜园、清漪园、静明园、圆明园、畅春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区,还有建于承德的皇家行宫避暑山庄。

    ⑥随着皇家园林的兴盛,一些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的私家园林也开始出现,称为园、山庄、别墅等。其建筑小巧玲珑,堆砌假山池水,色彩淡雅素净。最早见于记载的私家园林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其后的私家名园有西晋大臣石崇的金谷园、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等,宋代的《洛阳名园记》中就记述了洛阳一地近20个园子。到现在仍有许多私家园林有遗址可寻,如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上海的豫园,北京的恭王府等等。

    ⑦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表现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在园址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堆土筑山,引水理池,种花植木,修建亭阁轩榭,辅以匾额、绘画等,将诗与画融入到园林的布局中,使自然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在建园手法上更是多种多样,巧夺天工,如借景 , 即利用高低错落的地形,通过视觉将园林内外的景观连成一体,以突破园子的有限空间,开阔园中观景的视野。再如障景、即为了不使园景一览无余,使用假山、竹木、影碑等作为屏挡,把园子遮挡分割,达到峰回路转、引人入胜的效果。此外还有移景、点景、对景、框景,以及叠山、引泉、植木等造景手法,涉及了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农林生物、建筑工程等多门学科。

    ⑧历代造园实践催生出许多能工巧匠和造园大家,如清代戏曲家李渔设计过著名的南京芥子园:明末清初的张南垣父子先后设计过无锡寄畅园、北京玉泉山行宫、畅春园等。同时,造园理论也逐渐成熟,明代江苏人计成所著的《园冶》就是一部集历代造园技艺大成的科学专著。

    ⑨孕育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园林艺术,为世界许多国家推崇和摹仿,以致有“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园林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B . 我国最早的造园始于商周,称之为囿,指供帝王狩猎和游乐的地方。 C . 西汉时,出现了堆砌假山池水,色彩淡雅素净的小巧玲珑的私家园林。 D . 中国建园手法多样,巧夺天工,有借景、障景等造景手法,涉及多门学科。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说明,这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可读性强。 B . 第⑥段加点的字“仅”强调当时皇家园林之兴盛,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C . 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建园手法多样、巧夺天工。 D . 文章第②-⑤段按照时间的顺序,说明中国园林建筑的历史演变过程。
    3. (3) 阅读文章,联系所学课文《苏州园林》,说说苏州园林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哪些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