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三下·德阳模拟)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也。少孤贫,举进士,知崇安县,徙通判宜州,以母丧庐于墓三年,不宿于家。终丧,起知海陵、江原二县,通判泗州。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 , 京师号“铁面御史”。其言常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谓小人虽小过,当力排而绝之,后乃无后患;君子不幸而有诖误,当保持爱惜,以成就其德。故言事虽切,而人不。知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抃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神宗即位,召知谏院。三月,擢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抃感激思奋,面议政事,有不尽者,辄欲启闻,神宗手诏嘉之。会王安石用事,下视庙堂如无人。因争新法,怒目同列曰“公辈不读书耳!”抗折之曰:“君言失矣。如皋、夔、稷、契之时,有何书可读邪?”安石默然。熙宁三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州故多盗,闻汴性宽大,细民多骈聚为盗。抃捕获其情重者,黥配他州,盗遂遁去。移越州,吴越大饥,民死者过半。抃出官廪,平其价以粜,次谕富人出粟,而以家赀先之,民乐从焉。下令修城,使民食其力,故越人虽饥而不怨。复知杭州,杭旱与越等,其民尤病。既而朝廷议欲筑其城,抃曰:“民未可劳也。”罢之。告老,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与山僧野老游不复有贵势也。居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抃和易长厚,气貌清逸,人不见其喜愠。为吏诚心爱人,所至崇学校,礼师儒,民有可与与之,狱有可出出之。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治虔与成都,尤为世所称道。

    (节选自《东都事略》)

    【注】①皋、夔、稷、契:传说中舜时贤臣。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退居A于衢B有溪石C松竹D之胜E与山僧野老F游G不复H有贵势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厌,指憎恶,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中的“厌”意思不同。 B . 居,指过了,与“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居”意思不同。 C . 庙堂,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 D . 坐,指坐着,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中的“坐”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抃希望朝廷能分辨君子与小人,他认为应严厉对待小人之过,对小人毫不宽容,以免后患;应善待君子诖误,保全并爱护君子,以成就君子德行。 B . 赵抃任职益州时,以身作则,使当地官场的风气为之一变;在任上,赵抃巡视益州治下属县,偏远的小城都无处不到,百姓高兴,贪官污吏惊恐。 C . 赵抃任副相时,恰逢王安石执政。王安石与人争论新法时,斥责众人不读书,赵抃以皋、夔等人没有读书仍为贤臣进行反驳,王安石听后沉默不语。 D . 赵抃在越州修治城池,使百姓自食其力。任杭州知州时,杭州的旱情比越州更严重,朝廷想让他再次修筑城墙。赵抃以百姓不能再劳累拒绝了修筑。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

      ②面议政事,有不尽者,辄欲启闻,神宗手诏嘉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