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中江期中) 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 , 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1. (1)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月色入(门) B . 饮湿而已(只是) C . 无与为乐者(想到) D . 共买之(食物)
    2. (2) 下列加点的“之”和秦少游闻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出淤泥而不染。 B . , 目似瞑,意暇甚。 C . 者不如好之者。 D . 禽兽变诈几何哉。
    3. (3)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的“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 . 【乙】文描写了苏轼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 . 【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 . 【甲】文结尾句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绪,有悲凉有欣喜,更有达观。【乙】文用“饮酒但饮湿”来赞美东坡先生的乐观、洒脱。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⑵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