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七下·德阳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传统文化止于独行盛于大众徐嘉翼

    ①当众人被“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撩拨起续诗的兴致时,有人却嗤之以鼻:“参加接龙的很多人对诗的用韵一窍不通,折射出大众对真正传统文化的外行。在任何时代,真正的诗人都是寂寞的,诗歌都是小众的”,使不少网友“诗情酒兴渐阑珊”。

    ②这一观点体现出当今一些人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存在的一大弊病:总是端着架子,否认群众基础,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高姿态,充分显示其狭隘性。而这,也恰恰是他们相对落寞的原因之一。传统文化的发扬,当有“大足以容众”之胸怀,有“海纳百川”之气度,而不能在自我设限中孤芳自赏。

    ③那些文采斐然、炳炳烺烺的诗歌流传至今,固然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但我们不能因为只看到绚烂夺目的金字塔尖,就忽略历史中已被风化埋葬的金字塔底的大量作品。从某种角度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淘洗沉淀无痕的平庸之作,何尝不体现了诗歌所拥有的广泛群众基础?事实上,当吟诗作赋成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文人特定的炫耀手段,文化创作才能具有活力,涌现佳作。

    ④从《诗经》中的不少作品采自民间,到白居易写诗但求“老妪能解”,再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诗词的兴盛从来不是小众的,而是在让普通百姓怡情养性中根植了其勃发的生命,正所谓“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那些传世的佳作,恰恰是文人贤士从普通百姓中汲取养料,佐以自己的才华而挥就的。诗歌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诗歌从来不排斥普通百姓对它的唱和吟咏与逸兴遣怀。

    ⑤作为“戏曲之母”,昆曲经历时代的变迁而一度奄奄一息。戏曲工作者们意识到,昆曲从家喻户晓走向没落,不是因为昆曲名家的离世,而是因为昆曲在大众市场中找不到一席之地而渐失群众基础。于是他们开始引入歌剧、交响乐等流行元素,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吸引更多受众,而不再曲高和寡。当昆曲再次走进人们视野时,也走进了新的时代舞台,台下仍是一群不懂得“良辰美景”“似水流年”的痴情戏迷,台上是大师在演绎传统的精髓。这时我们懂得,没有一个文化可以将自己封闭起来,没有一个文化有资本筛选受众群体,多一分包容,多一分谦逊,才能换来更长寿的生命和更精彩的未来。

    ⑥以精英品位为借口故步自封,最终只会日薄西山,上演一群圣贤大师在文化的墓碑旁落寞吊唁的悲剧。唯有敞开胸襟,接受不同文化水平的智慧,才能得到继承与发展,促成文化繁荣进步。时代需要包容,传统文化亦需包容。无论何时何地,传统文化止于独行,而盛于大众。

    《人民日报》(2016年06月15日05版)

    1. (1) 下列材料不能体现“传统文化盛于大众”的一项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大大促进了我国学术的繁荣。 B . 我国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C . 央视推出大型文化综艺类节目《经典咏流传》深得观众好评。 D . 宜宾推出首个博物馆沉浸式实景文化演出让博物馆“活”起来。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传统文化若固步自封,在自我设限中孤芳自赏,势必止于独行。 B . 在历史长河中淘洗沉淀无痕的平庸之作,体现了诗歌所拥有的广泛群众基础。 C . 传统文化盛于大众是因其从普通百姓中汲取养料,根植了勃发的生命。 D . 昆曲正因其曲高和寡,渐失群众基础,才从家喻户晓走向了没落。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从一些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说起,旨在表明文化应该要包容,海纳百川。 B . 第③段画横线句中的“金字塔尖”喻指那些流传至今的文采斐然、炳炳烺烺的诗歌。 C . 第④段以《诗经》、白居易等为例,旨在阐明“诗词的兴盛从来不是小众的”。 D . 第⑥段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强调了作者观点“传统文化止于独行,而盛于大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