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4·潮州模拟)  随着世界联系的加强、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内部社会的变革,中国人对外界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15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日益融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和兰(指荷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注:明朝人所称佛郎机系指葡萄牙,实际上与荷兰并不相近)。……其人深目长鼻,发、眉、须皆赤,足长尺二寸。……所役使名乌鬼(指黑人),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其柁(指荷兰船)后置照海镜,大径数尺,能照数百里。

    ——摘自《明史·和兰传》(以上为明朝人对荷兰的记述)

    材料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地势低下,居民修治河道,与水中立桩砌石,架木其上,筑楼阁六七层。……通都计桥七百六十座。河之阔处,舸舰迷津(指迷路),商货辐犊(形容聚集)。贸易之盛,为欧土(指欧洲)大都会。……火轮取水器具(即排水机器),用泄亚零海水者。……(荷兰)善筑堤,又善操舟行远(指远洋航行)。南洋(指东南亚)各岛国,自爪哇起,皆建立埠头。市舶之通东南,自荷兰始。

    ——摘自斌椿《乘槎笔记》(1866年清政府派遣斌椿率同文馆学生3人前往荷兰等欧洲国家游历)

    1. (1)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关于荷兰的记述,你认为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可从人、地、经济、科技等方面进行比较)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派遣斌椿等人前往欧洲游历的背景。
    3. (3) 有学者认为:国与国的关系经常因为国家利益、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请以1949年以来中国对外关系为例,说明以上观点。(考生以中国与任一国家关系为例说明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