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潮州市 2024年九年中考一模试题

更新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潮州模拟)  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中发现渔猎工具1211件,如矛头、骨鱼叉、骨鱼钩、石网坠等,还发现大量被食后残余的鹿、竹鼠、貉、狐、兔等动物骨头,以及榛子、松子、栗子等果实碳化颗粒。这说明当时( )
    A . 原始农业尚未产生 B . 农业是唯一食物来源 C . 私有制度已经产生 D . 采集渔猎仍比较普遍
  • 2. (2024·潮州模拟)  下表现象反映了当时( )

    春秋战国时期效力他国人物表

    姓名

    所属诸侯国

    效力诸侯国

    姓名

    所属诸侯国

    效力诸侯国

    孙武

    张仪

    吴起

    鲁、魏、楚

    范雎

    申不害

    蔡泽

    公孙鞅

    魏、秦

    苏秦

    东周

    韩、赵、魏、燕、齐、楚

    惠施

    尉缭

    A . 世袭制度解体 B . 人才流动频繁 C . 秦国势力最强 D . 分封制度瓦解
  • 3. (2024九下·阳谷模拟)  秦初将天下划为36郡,后又陆续增至48郡,其中包括蒙恬北击匈奴后、在今天河套地区设立的九原郡,以及统一岭南之后增设的南海、桂林、象3郡。由此可见秦朝( )
    A . 郡县制扩大了疆域 B . 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C . 政治局势持续动荡 D . 统治机构日趋完善
  • 4. (2024·潮州模拟)  秦与汉初服役者的起役年龄一般为15岁,至汉景帝时改为20岁,汉昭帝时改为23岁。秦与汉初止役年龄一般为60岁,有爵者可提前到56岁;汉昭帝以后则一律改为56岁止役。这一变化说明西汉前期( )
    A . 民众负担有所减轻 B . 经济恢复成效较显著 C .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D . 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
  • 5. (2024·潮州模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民众穿便于骑射的窄袖短衣和长勒靴的情况十分常见,而吃肉食、胡饼,服茶酥的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习俗也十分流行。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 . 北方地区战争不断 B . 物质生活日益富足 C . 各民族间交流频繁 D . 中原地区政治稳定
  • 6. (2024·潮州模拟)  唐朝初年,朝廷奖励军功,一些功臣武将进入决策阶层,充任宰相,如李靖、李勤、侯君集等,形成“出将入相”的现象。同时,一些高阶文官往往被任命为行军总管,指挥大军出征,形成“卿相统兵”的现象。这( )
    A . 提高了军事指挥效率 B . 促进了国家统一局面出现 C . 维系了朝廷统兵之权 D . 影响了科举制的正常运行
  • 7. (2024七下·平陆期末)  宋初规定,府州的公文要在辖境内颁行,必须由长官与通判共同签押。例如,知府或知州“无得擅断,徒、杖刑以下,听与通判官等,量罪区分”。这种做法旨在( )
    A .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 防止武将专权 C .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 . 强化司法监管
  • 8. (2024七下·连平期末)  元世祖时,朝廷每年征收1211万余石税粮,其中449万石来自江浙行省,115万石来自江西行省,84万石来自湖广行省。元世祖还令人疏通、开凿运河,把江南的杭州与北方的大都用南北大运河连通。这表明( )
    A . 行省制度日益完善 B . 赋税制度比较混乱 C .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D . 朝廷赋税不断加重
  • 9. (2024七下·平陆期末)  明朝在笞、杖、徒、流、死传统五刑外,增加了充军、枭令、夷族、刺字、凌迟等刑,不仅使传统的肉刑复活,而且将五代以来最残酷的凌迟入律。明朝刑罚种类的增加反映了( )
    A . 社会生活失去了活力 B . 传统礼教作用削弱 C . 统治者强化社会控制 D . 统治秩序遭受冲击
  • 10. (2024·潮州模拟)  下图为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康熙皇帝演算数学的草稿纸。据此可知,当时( )

     《圣祖算草》影印图

    A . 西方科学传入中国 B . 传统科技遭遇困境 C . 闭关锁国政策松动 D . 统治危机初步显现
  • 11. (2024·潮州模拟)  1857年,英国《泰晤士报》宣称:“由于这次爆发了军事行动,现有的各种条约就此作废了,我们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了。”据此可知,“这次军事行动”是指( )
    A . 三元里抗英 B . 中英鸦片战争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2. (2024·潮州模拟)  1871年,在华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写道:“以一只容积大的、四季可行的、有保险的洋式船只从事这项贸易,至少能把十五只中国帆船赶出航线。”据统计,至19世纪70年代初,广州、汕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山东和天津的中国帆船已减少一半左右。这表明当时( )
    A . 近代工业冲击传统行业 B . 中国小农经济基本解体 C . 近代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D . 交通运输业被列强控制
  • 13. (2024·潮州模拟)  1895年5月,以丘逢甲为首的台湾绅民致电清政府及各要员,电文说:“台湾属倭,万民不服。迭请唐抚院(唐景崧)代奏台民下情,而事难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惨曷极!伏查台湾为朝廷弃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此电文说明当时( )
    A . 清朝政府黑暗腐败 B . 台湾民众维护国土完整 C . 日军遭受沉重打击 D . 推翻清政府的呼声高涨
  • 14. (2024·潮州模拟)  光绪末年,湖南永定县“本境四民以农为多,士与工商约占十之二、三焉,而为工商者仍必兼活农功,始足以自给,士虽不自作苦,有恒产者亦莫不经营田亩,以农为本业”。据此可知,清末当地( )
    A . 农民生活比较富足 B . 限制商业发展 C . 仍以自然经济为主 D . 贫富分化加剧
  • 15. (2024九下·南宁模拟)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采用黄帝纪元,1911年即黄帝纪元4609年。有人指责此类帝王的纪年法不符合民主思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采用民国纪元。这表明辛亥革命( )
    A .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 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 C . 贯彻了民主共和理念 D .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 16. (2024·潮州模拟)  下图漫画的标题可能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红军的壮大》 C . 《到敌人后方去》 D .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17. (2024·潮州模拟)  据《大公报》1931年9月19日报道:“今晨四时消息,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十一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大公报》报道的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卢沟桥事变 C . 东北易帜 D . 九一八事变
  • 18. (2024九下·揭阳模拟)  1937年的国民政府关税预算为3.69亿元,实际收入2.39亿元;1938年实际收入为1.28亿元。1937年盐税预算为229亿元,实际收入1.41亿元;1938年实际收入0.48亿元。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是当时( )
    A . 军事开支急剧增加 B . 政府财政管理不善 C . 中国国土大量沦陷 D . 列强经济侵略加深
  • 19. (2024·潮州模拟)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城市工作要提到与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口头上讲的,而是要实际上去做的,要派干部,要转变思想”;农村则提出了“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中共中央作出这一部署的依据是( )
    A . 社会主要矛盾即将变化 B . 国民党再次发动了内战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 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20. (2024八下·怀宁期末)  2001—2007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由39273亿人民币上升至176640亿人民币,外贸依存度由36.3%上升至66.3%,外商直接投资也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 )
    A .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 . 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C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 .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 21. (2024·潮州模拟)  在古代埃及,臣民见了国王只能吻他脚前的尘土,若一位驸马被允许吻国王的脚,就会感到莫大荣幸。由此可见,此时埃及( )
    A . 国家统一局面形成 B . 王权具有神圣性 C . 等级分化不断加剧 D . 社会矛盾较复杂
  • 22. (2024·潮州模拟)  有史书记载了英国1123年召开的一次会议:“国王向全国各地分发令状,命令他的主教、修道院长和塞恩参加在格洛斯特召开的圣烛节会议。他们都如约赴会,召集完毕,国王令他们选举坎特伯雷大主教。”这一记述表明当时英国( )
    A . 教会势力有所削弱 B . 思想控制松弛 C . 君权神授观念瓦解 D . 教权高于王权
  • 23. (2024九下·遂溪模拟)  他用科学解释了潮汐现象;他发现太阳光是由有色光组成的,发现了光谱;他提出了“力”“质量”“动量”的明确定义。“他”是( )
    A . 哥白尼 B . 达尔文 C . 牛顿 D . 爱因斯坦
  • 24. (2024·潮州模拟)  1801年英国的产业结构中,农、林、渔业占比32.5%,1851年占20.3%,1901年占6.1%。这一变化反映了19世纪英国( )
    A . 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B . 过于依赖海外掠夺 C . 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D . 近代工业加速发展
  • 25. (2024·潮州模拟)  有学者评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它在世界历史上开辟了代替封建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时代。”“它”是指( )
    A . 新航路开辟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法国大革命 D . 美国独立战争
  • 26. (2024·潮州模拟)  有学者写道:“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但是却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该学者论述的主题可能是( )
    A .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 “日不落帝国的出现” C . “法德两国的恩怨”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 27. (2024·潮州模拟)  1943—1944年,美国最高生产纪录是每天生产一艘船,每五分钟制造一架飞机。自1940年起,6年内美国共生产了87000辆坦克、296000架飞机和5300万吨位的船只。这说明当时美国( )
    A . 罗斯福新政取得明显成效 B . 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加剧 C . 具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优势 D . 积极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 28. (2024·潮州模拟)  下表中美国核武器数量的变化反映出( )

    时间

    1946年

    1948年

    1952年

    1954年

    1962年

    数量/枚

    9

    50

    841

    2000

    28000

    A . 美国科技领先苏联 B . 两极格局形成 C . 多极化趋势出现 D . 冷战不断升级
  • 29. (2024·潮州模拟)  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亚非会议发言:“我们亚洲和非洲的国家难道除了亲共或反共之外就没有别的积极可为的作用吗?……我无法忍受看着亚洲和非洲的各个伟大国家才摆脱了奴役的桎梏获得自由,却又受到如此的轻蔑和侮辱。”这反映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 )
    A . 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B . 积极援助各地民族解放运动 C . 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D . 团结一致反对资本主义阵营
  • 30. (2024九下·绵竹模拟)  1977年,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的数量达10727家,共拥有国外子公司82266家;1980年,国外子公司增加到98000家。少数巨型跨国公司的资产和销售额甚至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据此可知,当时( )
    A . 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 B . 西方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C .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 . 世界贸易壁垒基本消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 31. (2024·潮州模拟)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见下图。

    ——摘自李学勤主编《字源》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一个叫石建的郎中令,有一次上书奏报事情,文件批下来以后,石建阅读,说道:“我写错字了!‘马’字下面四脚加上马尾应该是五笔,可是现在只写了四笔,缺一笔。皇上发现以后责怪下来我就该死了!”他十分恐惧。

    ——摘自司马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材料三 北魏鲜卑族的祖先居于北方之地,在乌洛侯国西北凿石室为祖庙。此后鲜卑族南迁,与祖地相隔遥远。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往石室拜谒,并书写祝文曰:“天子焘谨遣敞等用骏足、一元大武敢昭告于皇天之灵……”最后,李敞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编译自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魏书》

    材料四 1980年,考古工作者根据《魏书》等史籍记载,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现了嘎仙洞,洞壁刻有汉字祝文:“维太平真君四年……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冤,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见下图)学者认为这一发现有巨大历史意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字演变的特点。(任答两点)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材料一能否部分印证材料二的记述,请说明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现嘎仙洞石刻的历史意义,并指出文献研究与考古发现的关系。
  • 32. (2024·潮州模拟)  随着世界联系的加强、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内部社会的变革,中国人对外界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15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日益融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和兰(指荷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注:明朝人所称佛郎机系指葡萄牙,实际上与荷兰并不相近)。……其人深目长鼻,发、眉、须皆赤,足长尺二寸。……所役使名乌鬼(指黑人),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其柁(指荷兰船)后置照海镜,大径数尺,能照数百里。

    ——摘自《明史·和兰传》(以上为明朝人对荷兰的记述)

    材料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地势低下,居民修治河道,与水中立桩砌石,架木其上,筑楼阁六七层。……通都计桥七百六十座。河之阔处,舸舰迷津(指迷路),商货辐犊(形容聚集)。贸易之盛,为欧土(指欧洲)大都会。……火轮取水器具(即排水机器),用泄亚零海水者。……(荷兰)善筑堤,又善操舟行远(指远洋航行)。南洋(指东南亚)各岛国,自爪哇起,皆建立埠头。市舶之通东南,自荷兰始。

    ——摘自斌椿《乘槎笔记》(1866年清政府派遣斌椿率同文馆学生3人前往荷兰等欧洲国家游历)

    1. (1)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关于荷兰的记述,你认为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可从人、地、经济、科技等方面进行比较)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派遣斌椿等人前往欧洲游历的背景。
    3. (3) 有学者认为:国与国的关系经常因为国家利益、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请以1949年以来中国对外关系为例,说明以上观点。(考生以中国与任一国家关系为例说明即可)
  • 33. (2024·潮州模拟)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许多事物对世界产生了有形或无形、短期或长期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共产党宣言》的第1版是1848年2月在伦敦印刷出版的,其出版信忠页上印有“布格哈特经手,工人教育协会办公室印刷”的字样,第1版未标明作者。1848—1851年期间,出现了诸多其他欧洲语种的《宣言》译本。20世纪《宣言》的传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苏联向亚洲、中南美洲、非洲、中东以及近东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是从欧美先进国家向世界各国进行传播,并且这两种传播是同时展开的。迄今为止,《宣言》在世界范围内总共出版了101种不同语种的版本。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史与中译本的问题》

    《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语第1版

    材料二见下表。

    部分以“改变世界”为名的著作

    书名

    作者

    书名

    作者

    《改变世界的发明》

    [美]肯德尔·亥文等

    《改变世界的生产方式》

    沈希瑾等

    《改变世界的观念》

    [英]菲利普·费尔南多一阿梅斯托

    《改变世界的机器》

    [类]詹姆斯·P.沃麦克等

    《改变世界的大事件》

    [英]非莉帕·格里夫顿

    《改变世界的航海》

    [美]彼德·奥顿

    ——据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检索结果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并概述《共产党宣言》在世界广泛传播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和内容,结合具体史实以“改变世界的”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说明:考生可以选择表中任一主题,也可以补充新的主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