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辛弃疾列传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一年,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 书记① , 即劝京决策南归。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
弃疾。弃疾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孝乾道六年,孝宗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 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朝臣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 出知滁州。
淳熙七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 “ 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 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 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 盗,今年剿除,明年划荡,譬之木焉, 日刻月削,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诏奖谕之。
弃疾一生主战,力图恢复河山。然多为议和所阻,且历任多文职,又常赋闲于家,不由感慨: “却将 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②聚敛:敛取赋税。③科率:官府于民间定额征购物资。
材料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满江红 •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 ,一杯送绣衣② 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 ,不堪离别 。 东北看惊诸葛表③ , 西南更草相如檄④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 ,君休滴 。荆楚路 ,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 ,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 浪,铜鞮陌④ 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 时,须相忆。 |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②绣衣:官服。③诸葛表: 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 ④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即劝京决策南归 | 参考成语法:北雁南飞 | A |
弃疾间与之游 | 语境推导法 | B |
甚备. | 课内迁移法: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 C |
讲求弭盗之术 | 查阅词典法:①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②消除,停止;③安抚,安 定。(《古代汉语词典》) | D (填序号) |
弃 疾 揣 僧 必 以 虚 实 奔 告 金 帅 急 追 获 之 斩 其 首 归 报 京 益 壮 之
A.耶 B.耳 C.矣
选择 , 理由:
小语:列传中,辛弃疾两次劝谏,一成一败,我发现他第二次劝谏成功的原因是:① (从
说理方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小文:是的,劝谏者的语言是决定劝谏成败的重要因素。此外,劝谏成功还与当时的时局大势有关。辛弃 疾第一次劝谏,正值南宋与金国决定议和,所以朝臣不同意辛弃疾北伐的提议。
小语:读史不仅可以知得失,还可以识人魄。有人说:“辛弃疾的人生‘辛 ’味十足,但不改忠肝义胆。 ”
你能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具体分析吗?
小文: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