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一九二一,二,七,伦敦

    【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欧洲学习,该诗写于1921年初在外留学期间。

    1. (1)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描写对象,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的日常生活场景。 B . 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里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显示出了他的勤劳。 C . 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表示天色已经晚了,也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 D . 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如诗中所写的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这般美好。
    2. (2) 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晚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 B . 本诗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而是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 C . 诗中暗含着空间的变化,诗人的视线随着人物的活动从厨房转到庭院,再转到场上。 D . 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现实,且以“星”和“月”为喻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
    3. (3) 本诗擅长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诗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两例并分析。
    4. (4) 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