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4·霞山模拟)  在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物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甚至成为历史的聚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林则徐受命前往广州处理禁烟事务。他一方面处理与英国商人的鸦片交涉,加强前线的防务,另一方面积极了解西方世界的基本情况,搜集和翻译各种报刊,组织人力翻译西方地理学著作,编写《四洲志》一书,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

    ——摘编自陈支平《从文化传承的视野来评价林则徐的伟大历史贡献》

    材料二 徐寿(1818—1884年)出生于没落望族之家。他多次科考不中,无奈之下,决定放弃科举。1862年,他进入安庆内军械所,眼看当时外国轮船在中国内河横冲直撞,十分愤慨。他潜心研究,1866年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因为他无官秩,朝廷只给了他“天下第一巧匠”的称号……对于古老的帝国来说,科技不过是当时的“奇技淫巧”。最后徐寿以布衣终,他的人生经历正是晚清无数科技人员命运的缩影。

    ——摘编自汪广仁《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

    材料三 1899年,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5月1日联合十八省举人上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但5月2日都察院以条约已盖皇帝玉玺印,无法挽回,却不收。”……有学者查阅清朝军机处《上谕档》《电报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研究后认为,康有为组织的18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所作出的努力。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寿制造黄鹄号与中国近代化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分析造成徐寿命运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关于“公车上书”事件记述的矛盾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种记述更为可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