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4高三下·阜阳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报纸和传教士相似,紧随西方对华政治上的成功出现于中国。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出版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很快突破了宗教范围、科学、文化的内容比例超过宗教,开始设有新闻、言论专栏,成为中国本土的第一份中文外报。广学会是英美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商人等在上海创立的出版机构,其主办的《万国公报》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学的最重要刊物,晚清知识界风行一时的《泰西新史揽要》和《中东战纪本末》两书即首先在该报连载。 该刊读者群处于中国上层,其中包括李鸿章、张之洞、孙家鼐等大员,清政府涉外中枢总理衙门也是其订户,此外,读者还包括王韬、孙中山等。据统计,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近200种,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

    ——李礼:《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材料二 从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版地多以南洋、香港、澳门、广州为主, 洋务运动时期、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这一时期的报刊在出版地上.遍及上海、香港、广州、汉口 福州、厦门、天津、北京等地,其中以上海.香港为多..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主体,先后创办了上百种报刊,这一时期出版的报刊以上海为多,还遍及天津、北京、广州、杭州、温州、无锡、桂林、成都、重庆、长沙、武昌等地。0世纪初,中国近代报刊业再掀高潮,从宣传民主革命的报刊来看,以日本东京为多,其他还有香港、澳门.南洋、美洲等。

    ——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早期报刊业发展特点.分析早期报刊业发展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报刊出版地变化所反映的时代变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