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4七下·滦南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另一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除各州留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摘编自七下历史教材

    材料二:北宋统一以后,南方战乱少,人口迅速增长,突破了1亿,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这时的耕作技术也日益精细化,出现了“秧马”等新农具……南方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在山地丘陵、江河湖沼边开垦出各种良田。宋真宗时,调拨了3万斛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种到江淮、两浙地区播种,为稻米产量的提高和多熟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稻米开始成为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随着北宋经济重心的逐渐转移,南方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不再排斥民众的经商活动,这为边疆地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重心的转移使得北宋纸币相继顺延至东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颠覆了朴素的物物交换的贸易模式;同时还为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高欣、刘良《北宋经济重心转移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在地方的管理措施,并指出这样做的目的。
    2. (2) 据材料二,指出稻米成为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始于哪一朝代?并归纳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经济重心转移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