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西施故里

    青田山

    苎萝山下碧水流,国色芳华本无忧。

    耕织浣纱羞沉鱼,施家有女百家求。

    夫椒颦鼓震会稽,越王台上树降旗。

    旌旗略略催村姑,车辚马萧载入吴。

    家国千里钱塘潮,潮涌掩咽哀啼语。

    姑苏台馆置别宫,羽衣霓裳捧心舞,

    椒花房中带笑看,君王自此不早朝,

    倾城一笑亦倾国,铁甲三千可吞吴。

    卧薪尝胆辱负重,惑心乱谋赖红颜,

    与君轻舟泛五湖,不羡鸳鸯不羡仙。

    忽忽二千五百年,春光明照西施殿。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浣纱”“沉鱼”,运用典故,介绍了春秋末期越国西施出身贫寒,常浣纱于溪,鱼儿见她倒影,忘记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后以“沉鱼”赞美西施美貌。“倾国”“倾城”,该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这里语带双关,既指妇女容貌极美,又指因女色而亡国。 B . “颦鼓”即是战鼓,指发生战争。唐白居易《长恨歌》有“渔阳鼙鼓动地来”。这里运用借代,指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军,越王勾践退守会稽故事。 C . “置别宫”指西施因貌美而得专宠,“捧心”,相传西施因有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这里用对比手法,赞美西施之美。 D . “卧薪尝胆”赞扬越王不敢安逸,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精神。“感心乱谋”肯定了西施在家国艰危之际,忍辱负重,以身许国,表达对“红颜祸水”说的不同看法,对偏见进行了有力匡正。
    2. (2)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西施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历史上传奇性人物,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意象,请结合表现手法概述本诗塑造了“西施”怎样的人物形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