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6-17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初“士”是成年男子的通称,周代至春秋时期多指贵族最低的一个阶层,后来遂指有一定的社会管理知识能够进入官僚阶层的人们,再后来则指读书人。“节”指节操,“士节”也就是“士”所应该有的节操。这里的“节操”包括操守和尊严。

    作为角色意识的士节形成于贵族社会,士在那个社会里是军人和下层官吏,社会要求他们必须自尊自爱和遵守某些原则,社会也为这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那时士遵守士节是极其自然的。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等级流动,士人存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士对如何保持自己的尊严与操守感到茫然,但士节还是保存了下来,只是此后的士节的张扬不是靠制度,而是靠统治者的宽容尊重和士人自我意识的坚挺了。

    《吕氏春秋》专门有一节就叫“士节”: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

    文中强调“士”的操守的坚定、人格的独立,并夸大士的能力和作用,强调了他们的“独立”和尊严。但这种强调本身就缺乏底气,因为已经没有了制度的保障。当时天下纷纷,你争我夺,强者渴望统一天下、传之万世;弱者也在争取一席之地,至少也要保守社稷,使祖宗的香火不致断绝。而士是各国争夺天下的助手,一些士人还制造了“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的舆论,一时哄传,当时诸国的国君争相从各国引进士。于是,需求者众,“士”自然会以为奇货可居,不必对统治者低三下四,“说大人则藐之”,士仿佛坚挺起来,但这离真正的独立性还很遥远。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那时毕竟离贵族社会相去不远,每个阶层的人们对属于自己操守的记忆,尚未完全丧失,有的还能严格遵守。还应该看到,当时学派蜂起、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游走于诸侯之间,在游说人君和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利益,在许多学者看来君臣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关系,他们之间互有权利义务。这样,当时的士人不仅争得到应该属于自己的利益,而且还赢得了一些做人的尊严。士人们的进退出处也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些在当时的诸子(除了法家)著作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此时传统的保护士节的制度和措施也受到有远见的统治者的尊重,其中《礼记∙曲礼》中说“刑不上大夫”就是重要的一条。这也是使士人保持“节”的一个外部条件。

    先秦诸子大多看重士节,有的还张扬士节,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品格就是一例,他们对于君王权力的扩张有不同程度的抗拒。儒、墨诸子是以“帝王师”自视的,道家特别是庄子视权位如腐鼠敝屣,不值一顾(后世遂有与君主不合作的士人)。他们的为人也多有品、有守、有趣。唯有法家把权力绝对化,漠视众生,面目可憎。他们造就了对君主奴颜婢膝、对臣民冷酷无情的酷吏。后世所说的“三纲”的首倡者实际上是法家。韩非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法家认为统治者应该拥有无限的权力,臣民只是他的驯服工具,应该绝对服从,否则不应在世上存在。法家代表人物所制订的治国方略剥夺了后世广大士人保持自尊和节操的外部条件。

    这个法家的理想国,被称作“虎狼之国”的秦统一了天下。秦野蛮的文化专制政策对后世起了非常坏的示范作用。“百代皆行秦政制”,秦实现大一统后,士人的依附者只有皇帝一家了。士的出路被皇帝垄断,他们在惟一的主顾面前再也硬不起来了,“用之则为成,不用则为鼠”,士人保持节操的外部条件基本上消失了,士人变成了非得依附某张“皮”上的“毛”不可。从历史的总趋势来说,专制越来越加强,士人所受到的尊重就越来越差,循此而递减。例如古代大臣与君主之间可以从容地坐而论道,唐代的宰相在皇帝面前还有座位,到了宋初,宰相的座位就被撤掉了。明清两代,士人地位跌到了低谷。明代的诏狱、廷杖,清代的跪见奏对制度和申斥制度,残酷地摧毁着士人的尊严。士节所依存的外部条件几乎消失殆尽了。

    自海寇西来,欧风东渐,传统的宗法制度开始解体,士农工商这种传统的社会分层也已动摇,这样有别于士人的新型知识分子逐渐出现。尽管新产生的知识分子还是带着士人的深刻烙印的,但他们已经不是依附在皇权专制制度上讨生活的官员或准官员了。他们不再是依附在专制国家这张“皮”上的“毛”了。他们是国人中最早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中一份子的,他们也是最早思考自己权利和义务的人们。或者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了初步独立公民意识的人们。

    (选自王学泰《说士节》,有删改)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士”之所指有个变化的过程,开始并不专指读书人,作为角色意识的士节形成于贵族社会。 B .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但士节得以保存下来,主要是因为士人们积极争取自己的利益,自我意识坚挺。 C . 先秦诸子大多看重士节,有的还张扬士节,他们对于君王权力的扩张有不同程度的抗拒,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D . 法家代表人物所制订的治国方略不利于士节的存在和发展,在秦朝的专制统治下,士很难再保持原有的节操了。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廷杖、跪见奏对、奉旨申斥等制度,不仅是从肉体上折磨士人,更是从精神上践踏士人。 B . 《吕氏春秋》对士的能力和作为的强调,没有制度的保障,因而缺乏底气,有夸大之嫌。 C . 道家特别是庄子视权位如腐鼠敝屣,不值一顾,体现了这一群体对士节的背离。 D . 清末的许多知识分子表现出的高尚节操已经融入新的因素,不能再简单地以“士节”概括了。
    3. (3) 下列语句,与传统士节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 B .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司马迁笔下的渔父) C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D . 如回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王安石)
    4. (4) 简要概括中国历史上士节存在的外部环境变化过程。
    5. (5) 传统士节观是一笔宝贵的道德财富,请联系现实谈谈其在现代公民社会建设中有何借鉴意义?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芳

    汪曾祺

    小芳在我们家当过一段时期保姆,看我的孙女卉卉。

    她是安徽无为人。无为是个穷县,地少人多。年轻女孩子多出来当保姆。北京人所说的“安徽小保姆”,多一半是无为人。她们大都沾点亲。

    小芳先在一家待了三个月,伺候一个瘫痪的老太太。老太太倒是很喜欢她。有一次小芳把碱面当成白糖放进牛奶里,老太太也并未生气。小芳不愿意伺候病人,经过辗转介绍,就由她妹妹小华带到了我们家,一待就待了下来。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关系一直很好。

    小芳很聪明,她的耳音特别的好,记性也好,不论什么歌、戏,她听两遍就能唱下来,而且唱得很准,不走调。这真是难得的天赋。她会唱庐剧。庐剧是无为一带流行的地方戏。我问过小华:“你姐姐是怎么学会庐剧的?”——“村里的广播喇叭每天总要放几段庐剧唱片,她听听,就会了。”无为木田镇有个庐剧团,小芳去考过。团长看她身材、长相、嗓音都好,可惜没有文化——小芳一共只念过四天书,也不识谱,但想进了团可以补习,就录取了她。小芳还在庐剧团唱过几出戏。她父亲知道了,坚决不同意,硬逼着小芳回了家。庐剧团后来改成了县剧团,小芳的父亲有点后悔,因为到了县剧团就可以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吃商品粮。小芳如果进了县剧团,她一生的命运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她是很可能唱红了的。庐剧的曲调曲折婉转,如泣如诉。她在老太太家时,有时一个人小声地唱,老太太家里人问她;“小芳,你哭啦?”——“我没哭,我在唱。”

    小芳在我们家干的活不算重。做饭,洗衣,这些都不要她管。她的任务就是看卉卉。小芳看卉卉很精心。城市育儿的一套,小芳都掌握了。按时给卉卉喝牛奶,吃水果,洗澡,换衣裳。每天上午,抱卉卉到楼下去玩。卉卉小时候长得很好玩。很结实,胖乎乎的,头发很浓,皮肤白嫩,两只大眼睛,谁见了都喜欢,都想抱抱,小芳于是很骄傲,小芳老是贬低别人家的孩子:“难看死了!”好像天底下就是她的卉卉最好。

    下午,卉卉睡一个很长的午觉,小芳就在一边整理卉卉的衣裳,一面轻轻地哼着庐剧。到后来为自己的歌声所催眠,她也困了,就靠在枕头上睡着了。

    卉卉有很多衣裳--她小姑、我的二女儿,就爱给她买衣裳,买很多玩具。小芳有时给她收拾衣服、玩具,会发出感慨:“卉卉的命好,我的命不好。”

    小芳教卉卉唱了很多歌:

    大海呀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小芳唱这些歌,都带有一点忧郁的味道。

    小芳送卉卉上幼儿园。她用脚顶着教室的门,不让老师关,她要看卉卉。卉卉全不理会,头也不回,蹭蹭蹭蹭,走近她自己的小板凳,坐下了。小芳一个人回来。她的心里空了一块。

    小芳的命是不好。她才六个月,就由她奶奶做主,许给了她的娘表哥李德树。她从小就不喜欢李德树,越大越不喜欢。李德树相貌猥琐,小芳看见他就讨厌。李德树的家境原来比小芳家要好些,但是他好赌,赌得只剩下三间土房。他不务正业,田里的草长得老高。这人是个二流子,常常做出丢脸的事。

    小芳一天也过不下去,就天天回家哭。哭得父亲心也软了。小华后来对我们说:“究竟是亲骨肉呀。”父亲说:“那你走吧。不要从家里走。李德树要来要人。”小芳趁李德树出去赌钱,坐火车到了北京。她实际上是逃出来的。

    小芳为此自杀过一次,喝农药,被发现了,送到木田医院里救活了。

    小芳到底还是和李德树结婚了。领结婚证那天,小芳自己都没去,是她父亲代办的。表兄妹是不能结婚的,近亲结婚是法律不允许的。这个道理,小芳的奶奶当然不知道,她认为这是亲上加亲。小芳的父亲也不知道。小芳自己是到了我们家之后,我的老伴告诉她,她才知道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村干部应该知道,何况本人并未到场,怎么可以就把结婚证发给他们呢?

    过些日子,小芳的父亲来信,叫小芳快回来,李德树扬言,要烧他们家的房子。小芳于是下决心回去一趟。小芳这回有了主见了,她在北京就给木田法院写了一封信,请求离婚,并寄去离婚诉讼所需费用。

    小芳到了木田,跑到法院去吵了一顿:“你们收了我的钱,为什么不给我办离婚?”法院不理她。小芳就又回到北京来了。

    我们有个亲戚在安徽,和省妇联的一个负责干部很熟。我们把小芳的情况给那亲戚写了一封信,那位亲戚和妇联的同志反映了一下,恰好这位同志要到无为视察工作,向木田法院问及小芳的问题。

    法院最终受理小芳的案子,判离,但要小芳付给李德树九百块钱。小芳的父亲拿出一点钱,小芳拿出她的全部积蓄,另外又借了一点钱,陆续偿给了李德树,小芳自由了。

    李德树拿了九百块钱,很快就输光了。

    小芳离开我们家后,到一家个体厂去做糖果,在丰台。厂里有个小胡,是小芳的同乡,每天蹬平板三轮到市里给各家送货,小芳有一天去看妹妹,带了小胡一起去。小华心里想:姐姐怎么把一个男的带到我这里来了?是不是他们好了?看姐姐的眼睛,就是的。小华悄悄地问:“你们是不是好了?”姐姐笑了。小华拿眼看了看小胡,说,“太矮了!”小芳说:“矮一点有什么关系,要那么高干什么?”据小华说:“我姐喜欢他有文化。小胡读过初中。她自己没有文化,特别喜欢有文化的人。”

    小芳和小胡结了婚,一年后生了个女儿,取名也叫卉卉。

    我们的卉卉有很多穿过的衣裳,留着也没有用,卉卉的妈就给小芳寄去,寄了不止一次。小芳让她的卉卉穿了寄去的衣裳照了一张相寄了来。小芳的卉卉像小芳。

    小芳一直很想卉卉。她来信要卉卉的照片,卉卉的妈不断给她寄去,她要卉卉的录音,卉卉的妈给她录了一盘卉卉唱歌讲故事的磁带。卉卉的妈叫卉卉跟小芳说几句话。

    卉卉扭扭捏捏地说:“说什么呀?”

    “随便!随便说几句!”卉卉想了想,说:“小芳阿姨,你好吗?我很想你,我记得你很多事。”

    听小华说小芳现在生活很苦,有时连盐都没有。没盐了,小胡就拿了网,打一二斤鱼,到木田卖了,买点盐。

    小芳现在还唱庐剧吗?

    可能还会唱,在她哄孩子睡觉的时候。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第一个主顾家,尽管“有一次小芳把碱面当成白糖放进牛奶里,老太太也并未生气”,这说明小芳深受老太太的喜爱。 B . 文章开头写“小芳在我们家干的活不算重”。与结尾“小芳现在生活很苦,有时连盐都没有”形成对比,说明小芳的婚姻又失败了。 C . “小芳老是贬低别人家的孩子:‘难看死了!’好像天底下就是她的卉卉最好”,“我”对小芳的这种行为很欣然,为小芳,也为卉卉。 D . 小芳与李德树是近亲结婚,是法律不允许的,在小芳不同意的情况下,她父亲代办了结婚证,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农村的落后愚昧。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太太家里人问她:“小芳,你哭啦?”——“我没哭,我在唱。”这是小芳为自己的命运不好而哭,但当别人问她时,她强颜欢笑说自己在唱庐剧。 B . 小芳在为卉卉收拾衣服时,感慨道“卉卉的命好,我的命不好”,将二人的命运构成对比,同时也为后文写小芳的贫寒家境做了铺垫。 C . 小说最后运用设问手法,“小芳现在还唱庐剧吗”“可能还会唱,在她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既给人以想象空间,也与小芳在我们家照看卉卉睡午觉的情形遥相呼应。 D . 小说运用插叙手法交代了小芳的命运,叙述语言直白平淡,包含了作者对小芳命运的叹息和同情,而对小芳父亲则感到既可恨又可怜。
    3. (3) 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4. (4) 有人说,“女性的独立,只能靠自己来争取”。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芳是如何争取自己的独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面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塞面功立顺人则刑罚直面全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馀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争讼止,技长立,则强弱不角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节选自《韩非子·用人》)

    材料二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通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臣光曰:去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将需断句对应的标号写在答题纸上。

      闻古之善用人者A必循天顺人B而明C赏罚D循天则用力寡E而功立F顺人则刑罚省G而令行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亡,文中通“无”,与《兼爱》“故不孝不慈亡有”中的“亡”意思相同。 B . 遂,文中指成就或顺利达到某个状态,与成语“功遂身退”中“遂”的意思相同。 C . 是,文中是代词“此”的意思,与《归去来兮辞》中“觉今是而昨非”的“是”的意思不同。 D . “故为国为家者”,“国”指王室贵族拥有的封地,“家”指诸侯拥有的封地。
    3. (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非子认为太平国家的臣子,需要做的是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胜任官职,轻松完成任务,而不需要把余力保存在心里,不需要对君主担当兼职的责任。 B . 韩非子用“冰炭不合形”这一比喻,论证了明君要避免大臣中强者弱者之间做无谓的争斗,从而达到天下的人不相互损害这一“治世”的最高境界。 C . 司马光论辩技艺高超,他在论证德与才的关系时,通过类比论证的方法,以“云梦之竹”“棠溪之金”形象地阐明了德、才缺一不可的道理。 D . 司马光的用人观可以归结为:任人唯贤。即:先用圣人,次用君子,再次用愚人,最后用小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②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5. (5)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人选官是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重要问题。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韩非、司马光在用人选官方面的主张。)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西施故里

    青田山

    苎萝山下碧水流,国色芳华本无忧。

    耕织浣纱羞沉鱼,施家有女百家求。

    夫椒颦鼓震会稽,越王台上树降旗。

    旌旗略略催村姑,车辚马萧载入吴。

    家国千里钱塘潮,潮涌掩咽哀啼语。

    姑苏台馆置别宫,羽衣霓裳捧心舞,

    椒花房中带笑看,君王自此不早朝,

    倾城一笑亦倾国,铁甲三千可吞吴。

    卧薪尝胆辱负重,惑心乱谋赖红颜,

    与君轻舟泛五湖,不羡鸳鸯不羡仙。

    忽忽二千五百年,春光明照西施殿。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浣纱”“沉鱼”,运用典故,介绍了春秋末期越国西施出身贫寒,常浣纱于溪,鱼儿见她倒影,忘记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后以“沉鱼”赞美西施美貌。“倾国”“倾城”,该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这里语带双关,既指妇女容貌极美,又指因女色而亡国。 B . “颦鼓”即是战鼓,指发生战争。唐白居易《长恨歌》有“渔阳鼙鼓动地来”。这里运用借代,指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之战大败越军,越王勾践退守会稽故事。 C . “置别宫”指西施因貌美而得专宠,“捧心”,相传西施因有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这里用对比手法,赞美西施之美。 D . “卧薪尝胆”赞扬越王不敢安逸,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精神。“感心乱谋”肯定了西施在家国艰危之际,忍辱负重,以身许国,表达对“红颜祸水”说的不同看法,对偏见进行了有力匡正。
    2. (2)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西施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历史上传奇性人物,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意象,请结合表现手法概述本诗塑造了“西施”怎样的人物形象?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两句利用起兴引出诗人关于门第观念的不平之鸣。
    2. (2) 《陈情表》中李密用形象的文学语言描写自己孑然一身的人生境况的诗句是“”。
    3. (3) 屈原常借形形色色的香草来装点自己,《离骚》中的。“”两句就借用了荷花来装点,含蓄地表明自己对崇高操守的追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是有着非凡英雄气概的民族。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        ①     , 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危急时刻,从年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到“00后”医生护士,无数舍小家为大家的医护人员将生死        ②      , 义无反顾奔赴疫情一线;在扑灭山火的最前沿,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无数消防救援人员、人民子弟兵赴汤蹈火、逆行而上。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一个个为了人民冲锋陷阵、顽强拼搏的英雄故事。他们用无私奉献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责任担当换来        ③    

    时势造英雄,如今我们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还有很多“雪山”“草地”要过,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得严峻复杂的背景,时代英雄更需要我们来争当,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英雄之光指引着前行道路,用英雄气概书写时代担当。在每一个平凡岗位、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件细微之事中,尽心、尽责、尽力,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成就新作为。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个姨,不是亲姨。翠姨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十七八岁的妹妹。

    翠姨生得并不是十分漂亮,但是她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而带着平静。她伸手拿樱桃吃的时候,好像她的手指尖对那樱桃十分可怜,怕触坏了它似的轻轻地捏着。

    假若有人在她的背后招呼一声,她若是正在走路,就会停下!若是正在吃饭,就把饭碗放下,而后把头向着自己的肩膀转过去,而全身并不大转,自觉地闭合着嘴唇,像有什么要说而一时说不出来似的……

    翠姨的妹妹,忘记了她叫什么名字,反正是个大说大笑的,不十分修边幅的,和她姐姐完全不同。市上流行的布料,有花的,有绿的,有红的。有紫的。她不大选择,做起一件衣服就赶快穿上身。穿上后到亲戚家串门。人家恭维她的衣料漂亮时,她总是说,和这完全一样的,还有一件。给了姐姐。

    1. (1) 文中叙写翠姨和她的妹妹时,“我”出现了,但没有参与进去,对翠姨和她的妹妹,都用“她”来表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写出了翠姨的沉着冷静,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3. (3) 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题训练后常常会提供参考答案。这些参考答案能帮助我们检查解题步骤,规范后续作业;也能给予我们启发,提供新的解题思路;但有时我们又往往对给定的答案不甚满意。面对生活中各种“题目”,我们也总在寻找已有的“答案”作为参考。而到最后,我们或许会发现,我们已不需要参考答案,因为有些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给出答案。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