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下·从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

    秦腔社戏,村庄消逝的年味

    吕高翔

    ①正月的黄土高坡,虽已过立春节气,但寒意仍没有退去,田野山坡和背阴的地方,依然留存白雪的印迹。经过漫长寒冷的冬季,早春时节,吕家窑逐渐苏醒,明媚的春光正唤醒冬眠的村庄。

    ②“咣咣……”一阵干鼓的脆响,伴随板胡尖细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开来,回荡在村庄的山头沟壑之间,这是秦腔戏的早场开唱了。“走,看戏去!”喝过罐罐茶的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赶往戏场。故乡农村的戏,唱的是秦腔,听父辈们讲,这是给“家神”“山神”唱的戏,叫“过会”或“唱戏”,每到准备唱戏的时候,由村里推举德高望重或年长者担任会头,负责组织和筹备事宜。一般在农历正月上旬开唱,为期三至四天。主要是祈福,以求新年神灵护佑村庄,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③村里唱的秦腔戏并非真人表演的大戏,而是叫“木脑壳”,祖辈们一直都是这样叫法,便沿袭下来。其实就是由人操纵的木偶,木头人偶都是画好的脸谱,有须生、青衣、老旦、花脸等角色,轮到人物出场时,给木偶换上不同角色的服饰。

    ④父亲是一位忠实的秦腔戏迷,但有闲暇,都会去看戏。我对秦腔是没什么兴趣的,但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对人物也有些粗浅的认知。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去看戏,我骑在父亲的肩膀上,等到皇帝扮相的角色出来时,我喊道:“出来啦,出来啦。皇上出来啦!”在舞台前方拥挤的人群中,引来惊讶的目光,许多如父辈的长者纷纷惊奇地问父亲:“你娃多大了,这么大点就认识皇上了。”父亲说三岁了,人群里有人赞叹:“三岁的娃能看戏,认识皇上出来了,不得了啊。”我和父亲聊天时,每提及此事,父亲脸上洋溢着笑容。

    ⑤秦腔社戏的一些故事,都是听父亲说起,有《三娘教子》《三滴血》《四郎探母》《打金枝》《狸猫换太子》等等。我也常常惊讶于父亲不识字,咋能记住一些戏词。父亲有时下地干活时,会唱一段秦腔,他会给我讲里面的情节故事,历史、人物以及背景等。父亲讲的戏曲故事,让我很受启发,我从故事里明事理,辨别是非曲直、善恶,还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后来,我上了中学,学习历史后,越发敬佩父亲对历史的了解,觉得看秦腔还能增长历史知识。

    ⑥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戏场里的美食,有凉粉、面皮、瓜子、花生、糖果,有香甜的麦酒、蜂蜜粽子,还有各式各样的小玩具。我和小伙伴们在戏场里追逐嬉戏,在人群的缝隙里穿梭,围着戏台转圈跑,捉迷藏,根本不会关心戏里唱的是什么。每到唱戏的时候,戏场便是我和小伙伴们的狂欢之地,我们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不用写作业,可以任性地追逐嬉闹。我们还会到戏场周围的小摊上买气球,买糖果,买玩具等。

    ⑦每逢白天看戏,乡邻们扶老携幼,从村子的四面八方涌向戏场。有的老人拄着拐杖,穿着厚厚的棉袄;有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身边跟着一个孩子……人群密集地挤在舞台前方,在戏场里寻求这份难得的热闹。那是快乐的童年记忆,是乡村难忘的年味。

    ⑧儿时,父亲为我讲解秦腔社戏的故事,也是如今我为儿子所做之事。讲秦腔社戏的故事成了我迎接春天的仪式感。

    ⑨可是,有一年回老家,村庄比往日多出几分静谧。山上又有一些住户搬迁至山下,一些老宅的断壁残垣似在倾诉往日欢乐的场景。儿时走过的小路早已荒废,荒草遍地,恣意疯长。曾经作为戏场的碾麦场已复耕还田,种上庄稼。冬日的黄土高坡略显萧条。北风从山野吹过,带来一阵寒凉。我常年在外工作,已有多年没有看过木脑壳的秦腔社戏,如今的乡村更是看不到了。听乡邻们讲,秦腔社戏停唱好几年了,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以后不再唱,过年时节也听不到欢快的锣鼓声。

    ⑩秦腔社戏如同一场轮回,在烟火人间从兴盛走向消逝,从热闹走向宁静,伴随消逝的童年,沉寂在过往的岁月里。

    (有改动)

    1. (1) 下列表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 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B . 故乡农村“秦腔社戏”的开唱,是为了祈求新年神灵护佑村庄。 C . 第④段中“我”受到称赞,父亲洋溢着笑容为“我”感到自豪。 D . 经过耳濡目染,儿时的“我”明白了秦腔还能增长历史知识。
    2. (2) 阅读第⑤—⑦段,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所写的几件事。

      父子看戏→①→②→村民看戏 

    3. (3)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 (4) 小语推荐本文为八下第一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你认为是否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主旨,参考[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节选自第一单元单元导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