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九年,我是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的一年生。
协和女子大学是个教会学校,向来对于当前政治潮流阻隔着一道厚厚的堤防。但是这次空前的声势浩大的爱国运 动的力量,终于把这道堤防冲破了。我们坚持罢课游行,罢课宣传。我们三三两两抱着大扑满,在大风扬尘之中荒漠 黯旧的天安门前,拦住过往的洋车,请求大家捐助几个铜子,帮我们援救慰问那些被捕的爱国学生。我们大队大队地 去参加北京法庭对于被捕学生的审问,我们开始用白话文写着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在各种报刊上发表。
五四运动的前后,新思潮空前高涨,新出的报刊杂志,像雨后春笋一样, 目不暇接。我们都贪婪地争着买,争着 借,彼此传阅。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新青年》里鲁迅先生写的小说,像《狂人日记》等篇,尖刻地抨击吃人的礼教, 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与悲惨,读了使人同情而震动。
五四以后,在这伟大的运动里觉醒起来的青年们,看清了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才能救国,他们勇敢地投身到火热 的革命斗争中去,走了百折不挠的艰苦的道路,终于和工农兵一起把祖国拯救了出来。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是一位 90 后的全国人大代表。2014 年,在一群老同志的请求 下,她回乡竞选村支书。上任不久,她就挨个联系在外务工的同村人回乡发展。如今,大市村的“两委”中,已经有 两位 80 后、三位 90 后。在她的努力下,2016 年底,全村35 户贫困户、106 人全部脱贫摘帽,成为咸宁市首批精准扶 贫出列村(指村中无扶贫户)之一。
同样是 90 后小姑娘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来自贵州省赤水市民族村。曾在公立幼儿园当老师的她放弃了稳定的工 作,成为赤水村竹编的传承人。经过长期探索,她倡导的让非遗真正回归生活、引领生活的创新性传承不仅让赤水竹 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也带动了当地竹编产业的发展。她创立的竹艺公司由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带动当地 300 多名村民在家中实现“来料加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学习这门非遗手艺。
在她们看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