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
  • 1. (2024·青岛模拟) 习近平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协同发力共享共赢]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自 2014年以来,三地通过共创文艺作品、共育文旅项目、共推旅游线路、共享文化消费季等一系列举措,形成“协同管理、优势互补、形象共树、客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不断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向纵深发展。2024年2月,京津冀三地多家单位联合制作并发布《京津冀地区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图》,用一张图、一盘棋的思考角度,重新考量三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五一”期间,三地联合发布了2024畅游京津冀主题产品,推出了18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三地欢度假期。

    【多彩非遗读懂中国]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创新成果、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展现非遗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焕新力量。以下是《非遗里的中国》节目里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莆田木雕以刀为笔,以木为卷,在方寸乾坤中映照千年家国山水。在木雕的“微观世界”,廊桥起舞的少女、港口搬货的船夫、酒馆欢聚的少年,明清运河沿岸的生活之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镜头二:苏绣是时光里的美人,一腔一调皆有味,一眉一眼皆有韵。苏绣是光阴里的故事,草际烟光,水心云影皆在梦中。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镜头三:蔚县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剪纸艺人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其“一绝”。以阴刻见色,阳刻见刀,心手配合,刀随心动,每一朵窗花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

    非遗新说,活态传承,兰心蕙质,勾勒和美生活;金声玉振,和鸣壮美盛世。中华文明古与今的智慧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和相遇,永续传承,生生不息。

    1. (1) 文化协同发展理念让京津冀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阐释。
    2. (2)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以“读懂非遗中国,擦亮精神标识”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