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国科幻文学,九重气象已成春。刘慈欣的《三体》被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全球销量突破2900万册。从《流浪地球》到《宇宙探索编辑部》,国产科幻影片连连收获好口碑。世界最高规格,科幻盛会——世界科幻大会首次落地中国,将于10月在成都举行,大会主题“共生纪元”寓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科幻之名相聚。
对于中国人而言,科幻文学是舶来品。科幻文学自清朝末年来到中国,在梁启超、鲁迅、老舍等文坛巨匠或翻译、或写作的推动下,虽历经起伏,但一直在前行,一直有读者。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到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刘慈欣的《三体》,中国 科幻文学在跨越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科幻作家和作品。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群体日趋壮大。《中国科幻网络文学白皮书》(2022)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科幻网文作家4.2万人,其中“00后”占了 72%。“后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开阔视野和多元化创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05月10日第02版,有删改)
材料二
这两天,正在石景山首钢园举行的中国科幻大会如火如荼。充满想象力的各类展览引来了众多观众,人们在新奇的科幻世界里,沉浸式体验前沿科技的同时,也体味着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一层展厅前,平板电脑里的画面将虚拟与现实结合起来,AR(增强现实)展示的未来飞车在园中原本运输炉渣废料的高空轨道上穿梭驰骋……展览围绕科幻产业发展的最新成就,通过“元宇数流”“交感穿梭”“智元空域”“漫步未来”四 个板块,展示了50余家科幻领域企业的新技术、20余个科幻IP(知识产权)氛围道具装置和互动装置,共计80余项展品。这场极具想象力和体验感的科幻盛宴将持续至2023年6月4日。
(选自《北京晚报》2023年06月02日第09版,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5月29日在2023中国科幻大会“科技驱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科幻影视在中国有着光明前景,以现代化手段表现科幻想象,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科幻文学的创作,是在科学基础上开展想象,展望未来的种种可能性。”刘慈欣表示,中国科幻文学并不完全沿着西方科幻文学的道路去走,“我们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科幻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它有自己明确的发展风格”。
刘慈欣提到,尽管中国科幻文学受到广泛关注,但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无论是受众人数,还是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数量,都还很少。
人工智能对科幻创意的生成和表达是福是祸?刘慈欣认为,技术的发展是好事,为人类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大门,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美好未来。
(选自中国新闻网2023 年05月30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