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谢庄、陆厥等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窜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古典诗歌的多重意义不仅表现在言内,还可以寄托在言外。言外义是诗人未尝言传,而读者可以意会的。言内义在字里,言外义在行间,诗人虽然没有诉诸言辞,但在行间有一种暗示,引导读者往某一个方向去想,以达到诗人意向的所在。富有言外义的诗歌状物而不滞于物,引导读者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司马光《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类似的富有言外义的诗例还可以举出许多,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红色的宫花和白头的宫女,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红的宫花让人联想到宫女们已经逝去的青春,而宫花的寂寞又象征着宫女们当前的境遇。在这样一座古行宫里,几个白头宫女闲坐在一起,谈论着玄宗的往事。诗里用了一个“在”字,说“白头宫女在”,言外昔日行宫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如今只有“白头宫女”还在这里,好像是那段繁华历史的见证人。诗只写到宫女说玄宗就结束了。至于她们的身世如何,诗里没有交代。反正已经把那种凄凉寂寞的气氛和抚今追昔的情调表现出来了,其他也就不言而喻。前人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是不错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诗人非常重视诗歌语言的精妙,在表现秋风落叶季节的空阔境界时常使用“木”字。 B . “高树”与“高木”虽然仅有一字之别,但是它们所表现的情景不同,蕴含的情感也有差别。 C . 古典诗歌的多重意义既表现在言内也寄托在言外,读者通过意会就可以达到诗人未直接传达的意向所在。 D . 元稹的《行宫》读来有无穷意味,主要是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言外义,读者易于产生联想。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把“木”字用在诗歌中表现秋风叶落的季节后,“木”就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B . 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好似概念的影子,躲在概念的背后,故而我们发现不了它的存在。 C . 从“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来看,“木叶”自然而然给人以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 D . 与“木”的暗示性一样,“草”“花”“鸟”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B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C .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先秦歌谣《击壤歌》) D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4.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分别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分析古典诗歌的暗示性?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