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8-01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谢庄、陆厥等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窜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古典诗歌的多重意义不仅表现在言内,还可以寄托在言外。言外义是诗人未尝言传,而读者可以意会的。言内义在字里,言外义在行间,诗人虽然没有诉诸言辞,但在行间有一种暗示,引导读者往某一个方向去想,以达到诗人意向的所在。富有言外义的诗歌状物而不滞于物,引导读者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司马光《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不可遍举。”类似的富有言外义的诗例还可以举出许多,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红色的宫花和白头的宫女,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红的宫花让人联想到宫女们已经逝去的青春,而宫花的寂寞又象征着宫女们当前的境遇。在这样一座古行宫里,几个白头宫女闲坐在一起,谈论着玄宗的往事。诗里用了一个“在”字,说“白头宫女在”,言外昔日行宫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如今只有“白头宫女”还在这里,好像是那段繁华历史的见证人。诗只写到宫女说玄宗就结束了。至于她们的身世如何,诗里没有交代。反正已经把那种凄凉寂寞的气氛和抚今追昔的情调表现出来了,其他也就不言而喻。前人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是不错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诗人非常重视诗歌语言的精妙,在表现秋风落叶季节的空阔境界时常使用“木”字。 B . “高树”与“高木”虽然仅有一字之别,但是它们所表现的情景不同,蕴含的情感也有差别。 C . 古典诗歌的多重意义既表现在言内也寄托在言外,读者通过意会就可以达到诗人未直接传达的意向所在。 D . 元稹的《行宫》读来有无穷意味,主要是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言外义,读者易于产生联想。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把“木”字用在诗歌中表现秋风叶落的季节后,“木”就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B . 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好似概念的影子,躲在概念的背后,故而我们发现不了它的存在。 C . 从“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来看,“木叶”自然而然给人以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 D . 与“木”的暗示性一样,“草”“花”“鸟”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B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C .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先秦歌谣《击壤歌》) D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4.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分别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分析古典诗歌的暗示性?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 2.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明月皎皎,芦花如雪,江声澎湃。项羽持剑在江边徘徊。)

    (幕后传来乌江亭长的喊声):大王,快快上船!这是乌江里唯一的一条船,汉军追来,只能望江兴叹!

    项羽(似乎没听到乌江亭长的喊叫声):虞啊,我已突出了重围。我纵马驰骋,斩将搴旗,在我的身后,堆满了汉军的尸体。这普天之下,谁能挡住我的剑戟?可我还是成了孤家寡人,一败涂地。我的兵马,我的将士,都像攥在手中的沙土,不知不觉中流失。这失败来得不明不白,苍天,你不公道,你在捉弄我啊,明明是我连战连捷,可为什么只剩下我自己?连我的虞,也舍我而去。

    乌江亭长:大王不必心灰意冷,速速上船吧,小人把您渡过去。江东虽小,但地方千里,人口数十万,足可以让您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项羽(动情地):江东,我的父母之邦,埋葬着祖先骸骨的宝地。八年征战,离井背乡。那时栽下的小树,已经长成栋梁了吧?那时咿呀学语的孩童,已经成为少年儿郎了吧?我带出来的八千子弟,已经变成了旷野的白骨,还有你,我的虞,也做了异乡之鬼。

    乌江亭长: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乡亲们依然敬重您。

    项羽(悲伤地):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仍然拥戴我为王,我也没有脸再去见他们了;纵然他们嘴里不议论我,可我的心里又怎能够安静?

    乌江亭长:大王,快快上船吧,江东父老需要你。没有你,我们就会沦为刘邦的奴隶。

    项羽(热泪盈眶地):我的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宽容让我感动,更让我无地自容。看来,我是应该重返江东图大业。

    乌江亭长:大王赶快上船,我已望见了汉军腾起的烟尘。

    项羽:可我的心里为什么这样空虚?我的虞她昨夜自刎身亡,即便我当上了皇帝,谁来做我的皇后?你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半,砍掉了这一半,我就像断了根的禾苗一样慢慢枯萎!虞啊,你以为一死就能激起我的雄心,我以为你已经激起了我的雄心,但当我面对着这滔滔江水,却感到了空前的心灰意冷。虞,虞啊,你在哪里,难道你真的死了吗?我总觉得昨夜的一切都如梦境。也许,你正躲藏在什么地方等待着我,是在江西是在江东?虞,你在哪里?我仿佛听到了你衣裙的窸,我仿佛听到了你轻柔的歌声,仿佛看到了你飘扬的长袂,宛若翔舞的凤凰,宛若灿烂的彩虹,虞,你真的来了吗?

    (舞台后部缓缓升起一个高台,在熊熊的火焰中,站着如同圣母的虞姬。)

    项羽(像孩童般仰望着虞姬):虞,你果然没死,你果然活着,你脚踏着红云冉冉上升,难道你已经成了仙人,要去那广寒宫中陪伴寂寞的嫦娥?带上我吧,我愿意做你忠实的侍从……

    乌江亭长:大王啊,汉军已经逼近了,这是最后的时机,大王,快上船啊!

    (马蹄声,呐喊声连成一片。)

    项羽(激动地):虞,你慢些飞去,等着我。让我扔掉这臭皮囊,让我拉住你的裙裾。

    (项羽拔剑自刎,倒地。辉煌壮丽的音乐声中,项羽的身体,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又缓缓地站起了。他向虞姬扑去,虞姬也向他扑来。)

    (节选自莫言《霸王别姬》)

    文本二:

    我原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一棵青桐,一棵古槐。

    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这桐树特别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梧桐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据说是项羽手植。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

    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战火无数,文物留存极少,而其故里一直未被忘记,直到现在这个旅游城。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多条,项羽一人就占百条。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文化贡献。

    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坑杀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逞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他身上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

    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一样。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是做人,一是爱国。他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后人常以对他的褒贬,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杜牧抱怨他脸皮太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李清照却推崇他的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站在项羽故里,我们先要感谢司马迁,还要感谢这两棵青桐和古槐。幸亏有这青桐、古槐为这故里存了一脉魂,为我们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我以为要记录历史:一是文字,如《史记》;二是文物,如长城、金字塔;三是古树。因为时间比人的寿命更长,又与人类长相厮守的活着的生命就只有树木了。

    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

    (节选自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括号中的文字为“舞台说明”,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如“幕后传来乌江亭长的喊声”表示人物并未到舞台上表演。 B . 戏剧冲突是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文本一着重展现了项羽在英雄末路时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 C . 文本二开篇点明古槐与项羽之间的联系,叙述古槐不平凡的经历,衬托项羽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D . 文本二结尾一段,一方面照应文章的题目中的“桐槐”“项羽”;另一方面收束全文,引发人们对项羽的同情,升华文章主旨。
    2. (2) 下列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项羽认为“失败来得不明不白”“明明是我连战连捷,可为什么只剩下我自己”,可见,他至死都不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 B . 项羽在乌江亭长喊他“快快上船”后,对其倾诉自己的遭遇,旨在激起乌江亭长的同情,渡自己过江以图东山再起。 C . 文本二中作者尽情赞美青桐和古槐,不是因为这两棵树的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在作者眼里它们是项羽精神的化身。 D . 文本二中,作者认为青桐古槐和司马迁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同等的价值,为我们后人保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
    3. (3) 文本二题为“秋风桐槐说项羽”,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项羽”的?
    4. (4) 在司马迁笔下,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请结合以上文本探究司马迁把项羽写成“悲剧英雄”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材料二: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从,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魏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注】①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今又借道。②大伯、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昭:古时宗庙之制,始祖神位居中,子在左,称“昭”,子之子在右,称“穆”。昭位之子在穆,穆位之子在昭。周以太王为始祖,所以太王的三个儿子大伯、虞仲、王季都称为“昭”。③偪:同“逼”,亲近而又构成威胁。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将虢A是灭B何C爱于虞D且虞能E亲F于桓庄乎G其H爱之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文中指秦穆公),表示恭敬。 B . 厌,意为满足,与《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中的“厌”词义相同。 C . 因,依靠,与“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因”词义不同。 D . 荐,进献,与《窦娥冤》“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中的“荐”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不卑不亢,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B . 晋文公面对秦国立场的突然转变,从“不仁”“不知”“不武”三个角度阐明不进攻的理由,表现出他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C . 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在周文王那里做过官,对周王室有功勋,记载他们功勋的簿册保存在盟府之中。 D . 宫之奇洞若观火,力谏虞公不要借道给晋,虞公不听。宫之奇料到虞国一定会灭亡,便带领全族离开了虞国,同时也料定虞国举行不了腊祭。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5. (5) 宫之奇从哪几个角度谏阻虞公借道给晋国?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 4.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八声甘州

    【宋】汤恢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祢 , 十里荼蘼

    【注】①苎萝衣:指山野隐士所着之衣。苎,苎麻,其纤维可织布。②祢:杜鹃鸟。③荼蘼:花名,白色,开于春末夏初。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摘青梅荐酒”三句暗点时令,写出词人生活简朴,以青梅佐酒,又别有一种风味。 B . “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二句写眼前的见闻,唤醒了词人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 C . “寄隐孤山山下”三句写词人客游临安,隐居在西湖孤山,表现其消极避世的心理。 D . 本词婉约深沉,上片写隐居者饮酒、观花、听琴等举止行为,下片写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2. (2) 本词表现了南宋江湖词客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亲切的环境。他说:“”。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夫子的问志,曾皙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接着回答了一句“”。
    3. (3) 甲辰年到来之际,小刚想选取含有此年生肖的古诗文名句作为学校社团活动的素材,你会把“”推荐给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意境”作为中国诗词、绘画共同的追求,打通了诗画审美的理想之境。宋元明清以来,①无论是宋人的工笔花鸟、元人的山水,②和明清的大写意花鸟,③中国画都贯穿着一条清晰的创作主线,④即技法不管如何发展变化,⑤但对意境的追求始终不变。⑥意境如何表达?⑦画家从古诗词中悟出许多心得,⑧并将其运用在中国画创作中,⑨以期通过独特的构思深化对诗境的理解,⑩进而升华艺术表达、提炼思想。比如,古人在很多诗词里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虚”,使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达到更高境界。古诗意册页的创作要点不是如何图解诗词,A____。在创作中,每个画面与诗词的对应,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仅要表达诗意,更要表达情感。齐白石之“新”在于朴实天趣,黄宾虹之“新”在于浑厚华滋……历代中国画大家的代表作,B____,实则是体现了画家思想境界之新。画家的思想境界决定了图式、技法等变革。那些“一步登天”的画家,实则是对意境的误解。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文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学界,水母雪兔子的生存地还有一个名字——高山冰缘带。这是高山生态系统中的顶层,越过高山冰缘带,便是永久积雪带,高等植物无法生存,偶有鸟类飞越,却无法长时间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之艰难,可想而知。

    还好,水母雪兔子自带“棉袄”!它的一身棉毛可以让植物内部空间充满空气,较好地缓冲温度变化带来的伤害。这样,无论是在强辐射的白天,或是在温度骤降的夜晚,水母雪兔子身体内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小环境。

    此外,水母雪兔子的棉毛还可以防止雨水对花粉的冲刷,保证其花粉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提高繁殖成功率。

    正是因为生存艰难,水母雪兔子一生只能开一次花。从种子落地开始,水母雪兔子经过长期的蛰伏,从石缝中挣扎绽放出花朵,它战战兢兢地努力汲取营养,一旦花朵被破坏,数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1. (1) 下列句子中的“对”与文中加点的“对”,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两个人越说越投缘,越说越对脾气。 B . 对事不对人,是讨论问题应遵守的原则。 C . 幸亏他帮忙,你要对他表示谢意。 D . 出门前对着镜子照照,把头发梳理整齐。
    2. (2)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用法完全一致的是( )
      A . 我游泰山只用了半天,真可用“走马观花”这个成语来形容。 B .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C . 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就无法进入管理严格的小区。 D . 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解牛》

    庖丁之语,当作三句看。所见无非牛是俗眼,全牛是智眼,有间是道眼。

    ——薛更生解读《庖丁解牛》

    “俗眼”只见具体事物,“智眼”能发现规律,“道眼”会运用规律,这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三种境界,它对我们的学习和人生都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