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明月皎皎,芦花如雪,江声澎湃。项羽持剑在江边徘徊。)

    (幕后传来乌江亭长的喊声):大王,快快上船!这是乌江里唯一的一条船,汉军追来,只能望江兴叹!

    项羽(似乎没听到乌江亭长的喊叫声):虞啊,我已突出了重围。我纵马驰骋,斩将搴旗,在我的身后,堆满了汉军的尸体。这普天之下,谁能挡住我的剑戟?可我还是成了孤家寡人,一败涂地。我的兵马,我的将士,都像攥在手中的沙土,不知不觉中流失。这失败来得不明不白,苍天,你不公道,你在捉弄我啊,明明是我连战连捷,可为什么只剩下我自己?连我的虞,也舍我而去。

    乌江亭长:大王不必心灰意冷,速速上船吧,小人把您渡过去。江东虽小,但地方千里,人口数十万,足可以让您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项羽(动情地):江东,我的父母之邦,埋葬着祖先骸骨的宝地。八年征战,离井背乡。那时栽下的小树,已经长成栋梁了吧?那时咿呀学语的孩童,已经成为少年儿郎了吧?我带出来的八千子弟,已经变成了旷野的白骨,还有你,我的虞,也做了异乡之鬼。

    乌江亭长:大王,胜败乃兵家常事,乡亲们依然敬重您。

    项羽(悲伤地):纵然江东父老可怜我,仍然拥戴我为王,我也没有脸再去见他们了;纵然他们嘴里不议论我,可我的心里又怎能够安静?

    乌江亭长:大王,快快上船吧,江东父老需要你。没有你,我们就会沦为刘邦的奴隶。

    项羽(热泪盈眶地):我的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宽容让我感动,更让我无地自容。看来,我是应该重返江东图大业。

    乌江亭长:大王赶快上船,我已望见了汉军腾起的烟尘。

    项羽:可我的心里为什么这样空虚?我的虞她昨夜自刎身亡,即便我当上了皇帝,谁来做我的皇后?你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半,砍掉了这一半,我就像断了根的禾苗一样慢慢枯萎!虞啊,你以为一死就能激起我的雄心,我以为你已经激起了我的雄心,但当我面对着这滔滔江水,却感到了空前的心灰意冷。虞,虞啊,你在哪里,难道你真的死了吗?我总觉得昨夜的一切都如梦境。也许,你正躲藏在什么地方等待着我,是在江西是在江东?虞,你在哪里?我仿佛听到了你衣裙的窸,我仿佛听到了你轻柔的歌声,仿佛看到了你飘扬的长袂,宛若翔舞的凤凰,宛若灿烂的彩虹,虞,你真的来了吗?

    (舞台后部缓缓升起一个高台,在熊熊的火焰中,站着如同圣母的虞姬。)

    项羽(像孩童般仰望着虞姬):虞,你果然没死,你果然活着,你脚踏着红云冉冉上升,难道你已经成了仙人,要去那广寒宫中陪伴寂寞的嫦娥?带上我吧,我愿意做你忠实的侍从……

    乌江亭长:大王啊,汉军已经逼近了,这是最后的时机,大王,快上船啊!

    (马蹄声,呐喊声连成一片。)

    项羽(激动地):虞,你慢些飞去,等着我。让我扔掉这臭皮囊,让我拉住你的裙裾。

    (项羽拔剑自刎,倒地。辉煌壮丽的音乐声中,项羽的身体,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又缓缓地站起了。他向虞姬扑去,虞姬也向他扑来。)

    (节选自莫言《霸王别姬》)

    文本二:

    我原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座古朴的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这项羽故里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两棵树:一棵青桐,一棵古槐。

    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牌,名“项里桐”。这桐树特别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在中国神话中梧桐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梧桐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据说是项羽手植。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

    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战火无数,文物留存极少,而其故里一直未被忘记,直到现在这个旅游城。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多条,项羽一人就占百条。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文化贡献。

    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坑杀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逞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他身上有巨大的悲剧之美,因此他是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

    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一样。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是做人,一是爱国。他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后人常以对他的褒贬,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杜牧抱怨他脸皮太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李清照却推崇他的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站在项羽故里,我们先要感谢司马迁,还要感谢这两棵青桐和古槐。幸亏有这青桐、古槐为这故里存了一脉魂,为我们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我以为要记录历史:一是文字,如《史记》;二是文物,如长城、金字塔;三是古树。因为时间比人的寿命更长,又与人类长相厮守的活着的生命就只有树木了。

    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

    (节选自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括号中的文字为“舞台说明”,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如“幕后传来乌江亭长的喊声”表示人物并未到舞台上表演。 B . 戏剧冲突是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文本一着重展现了项羽在英雄末路时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 C . 文本二开篇点明古槐与项羽之间的联系,叙述古槐不平凡的经历,衬托项羽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D . 文本二结尾一段,一方面照应文章的题目中的“桐槐”“项羽”;另一方面收束全文,引发人们对项羽的同情,升华文章主旨。
    2. (2) 下列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项羽认为“失败来得不明不白”“明明是我连战连捷,可为什么只剩下我自己”,可见,他至死都不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 B . 项羽在乌江亭长喊他“快快上船”后,对其倾诉自己的遭遇,旨在激起乌江亭长的同情,渡自己过江以图东山再起。 C . 文本二中作者尽情赞美青桐和古槐,不是因为这两棵树的历史悠久,而是因为在作者眼里它们是项羽精神的化身。 D . 文本二中,作者认为青桐古槐和司马迁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同等的价值,为我们后人保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
    3. (3) 文本二题为“秋风桐槐说项羽”,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项羽”的?
    4. (4) 在司马迁笔下,项羽是一个“悲剧英雄”。请结合以上文本探究司马迁把项羽写成“悲剧英雄”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