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注]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超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选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

    [注]痛哭,贾谊《治安策》中有这样的话:“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1. (1) 材料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亦使人君A得B如贾生之臣C则知其D有狷介之操E一不见F用G则忧伤H病沮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以自用者实难”中的“自用”是指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成语“刚愎自用”中的“自用”意思不同。 B . “所就者大”的“就”是完成、达到之意,与《屈原列传》中“同死生,轻去就”的“就”意思不同。 C . 本文中的“豫”为安乐、快乐之意,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的“豫”意思相同。 D . 见,这里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府吏见丁宁”的“见”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苏轼看来,古代的贤人,都有建立功业的才能,可是有的人最终不能施展自己才能的万分之一,其原因有可能源自他们自己。 B . 本文列举孔子的事例表明孔子这样的圣贤也渴望得到君主的了解,为此孔子极为殷勤,先后派两名弟子前去表明自己的想法。 C . 贾谊路过湘水时作赋凭吊屈原,心中满怀忧郁和苦闷,后来时常因感伤而哭泣,以致过早地死去,可以看出他不善于过贫寒的生活。 D . 苻坚从平民中发现了王猛,就立即贬黜旧臣,而和他商谈国事。苏轼援引这一事例表明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可以获得显著成效。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②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5. (5) 苏轼认为贾谊得不到汉文帝重用以致郁郁而终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