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4六下·抚宁期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杨梅

    ①六月,该是故乡早谷登场、杨梅成熟的季节了。故乡的茶山杨梅,可以媲美杭州的萧山梅,色泽之美,更有过之。一颗颗又圆又大,红紫晶莹,像闪光的变色宝石。母亲在大筐子里选出最好的给父亲和我吃,我恨不得连人都钻进篓子里,把烂的也带核吞下去。

    ②终于我吃出胃病来了。胃酸涌上来,整天不想吃饭。母亲把杨梅核儿焙成灰,叫我用开水服下去,喝了几次就好多了。母亲正色地告诫我说:“小春,你吃东西这样任性,长大了一个人在外没有妈照顾,病了怎么办?”我常常为母亲的叮咛感到厌烦,无知的童子,总以为一辈子都会在母亲的爱抚下享受着幸福呢!

    ③农历的六月上旬,是乡间家家户户“尝新”的好日子。“尝新”就是新谷已经收成了,农家得做几样好菜,谢了谷神,请大家来喝杯庆祝的喜酒,吃碗又香又甜的红米饭。酒席里最好吃的是四个大盘:一盘茄松,一盘蛤子,一盘切得方方正正的西瓜,一盘拿烧酒浸过的杨梅。这四样东西差不多家家相同。我爱酒,又爱杨梅,啜着烧酒杨梅,佐以茄松,剥着蛤子,最后吃鲜甜的西瓜解渴,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所以哪家请吃“尝新”酒,总是我做代表。父亲是懒得出门的,母亲又是这样不吃、那样不尝的,我就乐得单身赴宴,吃得前仰后合地回家。

    ④后来,我家搬到了杭州,萧山的杨梅也一样鲜甜,样子是椭圆的,颜色是粉红或白的,看起来远不及故乡的茶山梅漂亮。我因为胃疼,已经不能多吃。母亲仍从篓子里选出最大最好的几颗留给父亲与我吃。星期天回家,我端着藤桌椅坐在院子里,母亲就把一碟子用盐水洗过的杨梅放在我面前,说:“小春,只吃十个,晚饭后再吃十个。”我一面做着数学题,一面把杨梅放进嘴里慢慢儿啜着甜汁。那些数学题,一道也做不出,十个杨梅却在我万分不舍的情形下被吃光了。母亲笑着端着剩下的说:“再吃一个,明天的学就考个杨梅大的零分。”我也笑着,紫色的杨梅汁滴落在练习簿上。

    ⑤那一年,我们回到故乡,父亲病了,不宜吃杨梅。可是到了杨梅成熟的季节,他还是想吃,每次只能吃两颗。有一次,父亲的朋友从远方来,送了他一对玲珑剔透的水晶小碟子,父亲自是心爱万分。母亲把两颗紫透的杨梅放在一只水晶碟子里,另一只碟子里摆上几朵茉莉花与一枝芝兰,一清早叫我端去放在父亲的枕边。闻着芝兰的阵阵清香,父亲把杨梅拿在手指尖上,端详半晌说:“你母亲爱花,爱水果,可是她从不戴花,也不吃水果,只默默地培养得花儿开了,果子结了。她一生都是那么宁静淡泊!”

    ⑥一九四一年初夏,母亲叫小叔写信告诉我:“孩子,早点回家吧!回家正赶上杨梅最好的时候。妈又得为你拣一颗颗晶莹的大杨梅了。”我感谢母亲比海更深的爱。

    ⑦然而,岁月流转,儿时那种吃杨梅的任性与欢乐,此生永不会再有了!

    (选自《琦君散文》,有删改)

    1. (1)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2. (2) 关注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形象。请从以上角度对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批注:。结合全文 , 我仿佛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3. (3) 选文结尾“然而,岁月流转,儿时那种吃杨梅的任性与欢乐,此生永不会再有了!”你读出了作者的情感。下列结尾情感传达的方式与之相似的一项是
      A.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4. (4)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 第①段中一个“钻”字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杨梅的嗜爱。 B . 第②段划线句是作者内心的独白,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叮咛感到厌烦的后悔。 C . 第⑤段借对父亲的描写,让母亲这一形象更加具体、饱满。 D . 在几件事例的细腻描绘中,“最大”“最好”这几个字眼重复出现,可以删去。
    5. (5)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作者眼中杨梅“一颗颗又圆又大,红紫晶莹,像闪光白变色宝石”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在你眼中这种感情可以是早晨一碗热乎乎的面条,也可以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