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识字与写字。
  • 1. 书写下面的临别赠言,争取写得正确、匀称、美观。

    要知道,一个科学家在攻克科学堡垒的长征中,失败的次数和经验,远比成功的经验要丰富、深刻得多。

    ——华罗庚

  • 2. 撰写寄语,按要求完成练习题。

    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小学生活是人生中最míng mèi____的时光,像燃放的烟花zhàn fàng____在最美丽的夜空。与名家同游,我们在biān pào____的噼啪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là bā zhōu____中品尝生活甜蜜的气息;与名著相遇,我们跟着鲁滨逊liú luò____荒岛,明白了人生之舟偶尔会有qīng fù____的危险,但是无须wèi jù____,乐观向上的态度将助你挣脱困境;回望历史,我们在朱自清的真情告白中懂得了时光匆匆,不再pái huái____不前,在(敬仰 瞻仰)李大钊塑像时,仿佛看到共产党人经受得住yán jùn____的(考验 考查),也理解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chè dǐ____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这些感受、体验与发现,都给成长中的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 (1) 根据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2. (2) 选择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3. (3) “挣”的读音及解释如下图所示。语段中“挣脱困境”的“挣”应该读,意思是(填序号)。

      zhēng ①用力支撑

      zhèng ②用力使自己摆脱束缚

      ③用劳动换取

    4. (4) 下面词语中的“须”字与寄语中“无须”的“须”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须知 B . 胡须 C . 必须 D . 须要
    5. (5) 来到李大钊纪念馆,我会用《石灰吟》中的诗句“”来赞颂他视死如归、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二、梳理与探究。
  • 3. 辨析,选出每组词语中的错误读音或汉字,并改正。
    1. (1) 分(fèn)外 参(cēn)差 剥削(xiāo) 藏(zàng)戏 改正:
    2. (2) 一律(lǜ) 僻(pì)静 默写簿(bù) 浣(wàn)溪沙 改正:
    3. (3) 寄托哀思 声泪惧下 死得其所 司空见惯 改正:
  • 4.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园无此声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 B . 风飞过蔷薇 释其耒而守株 C . 汝多知乎 是其智弗若与 D . 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
  • 5. “冬奥会闭幕式中‘折柳寄情’这一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寄托了中国人民真挚朴素的惜别之情,传递了和平与友谊的心声。”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一个四字词语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别出心裁 B . 技高一筹 C . 难以置信 D . 不可思议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面对正确的批评,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因为“忠言逆耳利于行”。 B . 同学们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C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接触多了,老师有时比家长更了解一个孩子。 D . 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拔得头筹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辩论时,重点需要反驳别人,不需要证明自己。 B .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我们在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C . 成长纪念册一般分为封面、扉页、正文等几部分,制作时要能表现独特个性和创意。 D . 写梗概一般要经历三个步骤:①读懂内容,把握脉络;②筛选概括,合并成段;③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 8.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弈》短小精练,用一个完整的故事告诉读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B . 《江上渔者》是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主要表达了对鲈鱼鲜美味道的称赞。 C . 黄庭坚的《清平乐》是一首惜春之作,委婉地表达了惜春之情、寻春之意。 D . 《春天的故事》中“一位老人”是邓小平爷爷,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9. 同学们在“书香浸校园”共读活动中,撰写了读后感,请选择恰当的选项补充到读后感的书名号中。( )
    (1)风云变幻,英雄人物——读《_____》有感
    (2)我和高尔基比一比——读《_____》有感
    (3)成长中少不了冒险精神——读《______》有感
    (4)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读《______》有感
    A . 《三国演义》 《骑鹅旅行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童年》 B . 《童年》 《三国演义》 《骑鹅旅行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C . 《三国演义》 《童年》 《汤姆·索亚历险记》 《骑鹅旅行记》 D . 《汤姆·索亚历险记》 《童年》 《三国演义》 《骑鹅旅行记》
  • 10. 同学们在梳理古诗的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发现,根据提示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诗句

    我的发现

    含有“月”这一景物的诗句: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我发现:诗人常借助“月”这一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含有“雨”这一景物的诗句:

    ①随风潜入夜,

    ②黑云翻墨未遮山,

    我发现:杜甫笔下的春雨是温柔的,而苏轼笔下的夏雨又那么迅猛,诗中“翻墨”和“”充满了动态感。

    耐人寻味的咏物诗句:

    ①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竹石》

    我发现:诗人借咏物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请选择一句来谈:

  • 11.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我们读书时应该下一番苦功夫,真是:“读书须用意,”。(俗语)
    2. (2) 当你心情愉快时,对身边事物会有怎样的感受?请你根据所给情境写一写。

      行走在飘雨的街上,

三、阅读与鉴赏。
  • 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品味年味

    【材料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材料二】 

    甲骨文的“年”字是一个会意字,上边代表成熟的庄稼,下边是一个人,字形就像一个人扛着成熟的谷物回家。所以年本指谷物的成熟,国家在早期农业不发达时,耕作制度即一年一熟。后来“年”又被引申为时间概念,一年的收成、收获状况常被称为“年景”,好的年景被称为丰年。春节“过年”是我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二字包含了一代代人对家人与故乡的爱、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是从古至今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仪式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1. (1) 【材料一】选自课文,作者,他的语言充满了“京味儿”。
    2. (2) 【材料一】中“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中“光景”一词的意思是( )
      A . 时光 B . 景物 C . 估计 D . 情景
    3. (3) 【材料二】中讲到甲骨文的“年”字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本意是( )
      A . 凶兽 B . 谷物的成熟 C . 时间的单位
    4. (4) 【材料二】中提到“春节‘过年’是我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请你介绍家乡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至少2种)
    5. (5) 传统习俗还蕴含着深厚的寓意。比如:端午节赛龙舟,寓意;乞巧节女子望月穿针,寓意;中秋节吃月饼,寓意。(填序号)

      A.团团圆圆 
      B.风调雨顺 
      C.辞旧迎新 
      D.心灵手巧

  • 1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杨梅

    ①六月,该是故乡早谷登场、杨梅成熟的季节了。故乡的茶山杨梅,可以媲美杭州的萧山梅,色泽之美,更有过之。一颗颗又圆又大,红紫晶莹,像闪光的变色宝石。母亲在大筐子里选出最好的给父亲和我吃,我恨不得连人都钻进篓子里,把烂的也带核吞下去。

    ②终于我吃出胃病来了。胃酸涌上来,整天不想吃饭。母亲把杨梅核儿焙成灰,叫我用开水服下去,喝了几次就好多了。母亲正色地告诫我说:“小春,你吃东西这样任性,长大了一个人在外没有妈照顾,病了怎么办?”我常常为母亲的叮咛感到厌烦,无知的童子,总以为一辈子都会在母亲的爱抚下享受着幸福呢!

    ③农历的六月上旬,是乡间家家户户“尝新”的好日子。“尝新”就是新谷已经收成了,农家得做几样好菜,谢了谷神,请大家来喝杯庆祝的喜酒,吃碗又香又甜的红米饭。酒席里最好吃的是四个大盘:一盘茄松,一盘蛤子,一盘切得方方正正的西瓜,一盘拿烧酒浸过的杨梅。这四样东西差不多家家相同。我爱酒,又爱杨梅,啜着烧酒杨梅,佐以茄松,剥着蛤子,最后吃鲜甜的西瓜解渴,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所以哪家请吃“尝新”酒,总是我做代表。父亲是懒得出门的,母亲又是这样不吃、那样不尝的,我就乐得单身赴宴,吃得前仰后合地回家。

    ④后来,我家搬到了杭州,萧山的杨梅也一样鲜甜,样子是椭圆的,颜色是粉红或白的,看起来远不及故乡的茶山梅漂亮。我因为胃疼,已经不能多吃。母亲仍从篓子里选出最大最好的几颗留给父亲与我吃。星期天回家,我端着藤桌椅坐在院子里,母亲就把一碟子用盐水洗过的杨梅放在我面前,说:“小春,只吃十个,晚饭后再吃十个。”我一面做着数学题,一面把杨梅放进嘴里慢慢儿啜着甜汁。那些数学题,一道也做不出,十个杨梅却在我万分不舍的情形下被吃光了。母亲笑着端着剩下的说:“再吃一个,明天的学就考个杨梅大的零分。”我也笑着,紫色的杨梅汁滴落在练习簿上。

    ⑤那一年,我们回到故乡,父亲病了,不宜吃杨梅。可是到了杨梅成熟的季节,他还是想吃,每次只能吃两颗。有一次,父亲的朋友从远方来,送了他一对玲珑剔透的水晶小碟子,父亲自是心爱万分。母亲把两颗紫透的杨梅放在一只水晶碟子里,另一只碟子里摆上几朵茉莉花与一枝芝兰,一清早叫我端去放在父亲的枕边。闻着芝兰的阵阵清香,父亲把杨梅拿在手指尖上,端详半晌说:“你母亲爱花,爱水果,可是她从不戴花,也不吃水果,只默默地培养得花儿开了,果子结了。她一生都是那么宁静淡泊!”

    ⑥一九四一年初夏,母亲叫小叔写信告诉我:“孩子,早点回家吧!回家正赶上杨梅最好的时候。妈又得为你拣一颗颗晶莹的大杨梅了。”我感谢母亲比海更深的爱。

    ⑦然而,岁月流转,儿时那种吃杨梅的任性与欢乐,此生永不会再有了!

    (选自《琦君散文》,有删改)

    1. (1)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2. (2) 关注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形象。请从以上角度对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批注:。结合全文 , 我仿佛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3. (3) 选文结尾“然而,岁月流转,儿时那种吃杨梅的任性与欢乐,此生永不会再有了!”你读出了作者的情感。下列结尾情感传达的方式与之相似的一项是
      A.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B.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4. (4)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 第①段中一个“钻”字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杨梅的嗜爱。 B . 第②段划线句是作者内心的独白,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叮咛感到厌烦的后悔。 C . 第⑤段借对父亲的描写,让母亲这一形象更加具体、饱满。 D . 在几件事例的细腻描绘中,“最大”“最好”这几个字眼重复出现,可以删去。
    5. (5)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作者眼中杨梅“一颗颗又圆又大,红紫晶莹,像闪光白变色宝石”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在你眼中这种感情可以是早晨一碗热乎乎的面条,也可以是
四、表达与交流。
  • 14. 琦君“儿时那种吃杨梅的任性与欢乐,此生永不会再有了”,但我们正值少年,多的是欢乐时光,把这快乐记下来,多年后一定会是美好的回忆。请以此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印象深刻的内容要写具体:②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③书写工整、规范;④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