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荒
程根子
①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那时候,土地被少数人掌控着,农民很难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土地。爷爷有一双勤劳的手,却没有土地耕种。家中缺粮吃,常以野菜、榆面果腹充饥,爷爷就是在这种苦难的环境中生活,一天福也没有享过。
②这些经历使爷爷养成了勤劳节俭的性格。他一生勤劳朴实,以种地为生,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能凭借自己的双手,让家人吃饱穿暖。
③父亲沿着先辈的足迹,躬耕经营,勤劳务本。家里虽然没有家规家训,但是父亲却把长辈的一言一行作为家教、家风的核心内容和全家为人处世的道德基石。
④荒春三月,正当青黄不接时,家里断了粮,父亲四处去借粮食,遭遇眉高眼低,被人羞辱,无奈,他低三下四,给人家下跪,求得一点粮食,勉强度过那个荒春。那段经历父亲刻骨铭心,在饥饿面前,人是没有尊严可言的。
⑤极目远眺,巍巍大秦岭,葱叠翠,云雾缭绕。仔细打量,秦岭的沟沟壑壑似乎充满了神秘,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父亲看到当地土地贫瘠、农业落后,便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他带领着家人,历经多次失败和控折,经过辛勤的开垦,终于把块块荒地和河滩变成了一片丰收的田野。
⑥1960年荒春,天气持续干旱,地面龟裂、禾苗枯萎。一季的投入打了水漂,一年收入全賠掉,全家的生活无着落,父亲身心备受煎熬,他心里干着急,整天唉声叹气。他和母亲商量要开挖河湾那块被集体废弃多年的河滩地,他说:“天这样干旱,要人命啊!不开荒,时间也被白白浪费掉,利用这段干旱的时间,把那块荒滩开垦出来,一旦落雨,兴许还能种点秋庄稼,捡回一点粮食填补生活。”于是,父亲扛着农具,早出晚归,一天一块,把河滩地开垦出来,使之变成一块肥沃的水田。
⑦父亲望着这块水田叹息说:“这一点点水田,难以养活十几口人啊!”于是,父亲萌生出垦荒更多荒山秃岭的想法。
⑧我家门前有一座荆棘丛生、乱石遍布的乱石岗,非但没有给我家带来繁荣和富庶,还阻挡了方便的出行。父亲决定从这里下手,开垦乱石岗,他生怕村长不让开垦,便去请求村长,村长说:“开垦乱石岗,那是不可能的。”
⑨父亲诚恳真挚地恳求:“只要你同意,再艰难我也不怕,誓死也要把乱石岗变为良田。”村长见他意志如此坚定,爽快地说:“同意,你只管去垦荒吧。”
⑩父亲就像是领到了圣旨一样,心里无比高兴。第二天,便带领哥哥走进乱石岗。这里是一片荒原,冰天雪地,每走一步,手脚都僵硬难行。先用柴刀砍除荆杂草,一人一把摄头,全靠人力挖。一个冬天加一个春天,他们天天在乱石岗开垦土地,每天起早摸黑,手磨破了,人累瘦了,哥哥几次丢下锻头,想要放弃,但父亲不畏艰苦,顽强拼搏,永不放弃,他只穿一条单裤,把裤腿卷到大腿根,直到脚底板和草鞋子分不开了,粘在一起;腿脚发木,没有知觉了,才不得不停下来,送进卫生院,让外科手术把脚底皮割开,十个脚趾头有一半都冻黑了。回家后,父亲擦点油,包上纱布,忍着疼痛又去乱石岗干活了,他用自己的汗水和钢铁般的毅力感动了村长,村长说:“你是铁人垦荒者,免你三年不收地租费。”
⑪父亲边挖边说:“垦荒当然辛苦,可人要生存就得吃饭,把乱石岗变成良田!人定胜天。”终于抢在春播前开垦出来了。
⑫一场春雨过后,父亲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是放回了肚子。点播的种子得到雨水滋润,蹭蹭生长!父亲心里高兴,脸上露出了喜悦,不仅一家人来年的生活不成问题,而且还救济了几家生活紧张的邻居。
⑬当年没有脱粒机,一般都用链枷打麦子,院场周围难免遗落许多麦粒,父亲绝不放过。他拿来一只盆子,蹲在院场边,一粒一粒地捡拾。有一次父亲正在捡拾遗落的黄豆粒,突然下起大雨,但父亲仍然不停的捡拾,母亲劝他回屋避雨,他说:“不能停,如果现在不捡,这场雨过后,黄豆粒就会发霉变坏,造成浪费,多么可惜啊!你们等着,我拾完黄豆粒拿回来,咱们中午就吃它。”母亲知道拗不过他,转身回家取雨具,一家人都出来陪父亲捡拾。
⑭后来为响应移民搬迁政策,举家迁进城里,父亲积攒的两斗小麦,一直还装在木柜里。母亲在每年中伏太阳好时,把储藏的粮食拿出去晒个太阳,晒好了又储藏起来,留着荒年备用。
⑮如今,父母不在了,但我们一直延续着他们的做法,年年晒粮、存粮。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将欲坍塌,储藏的陈粮又没法运进城里,心疼之余,最终只有忍痛割爱,把储存多年的陈麦子无偿分送给了几家亲戚。
⑯每当父亲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他就会非常痛心地说:“一粒粮食就是农民的一滴汗,十粒粮食就是农民的一滴血,谁浪费了粮食,谁就要遭受饥饿。”
⑰他种的菜,从挖窝子到裁菜苗,从插竹杆到搭架子,都讲究上下一直,左右整齐规范,从不给人留下毛毛躁躁的印象,使人一进菜园,感觉一片井然。
⑱生活的压力迫使父亲深爱他的土地,他把一生的汗水洒进他深爱的黄土地,除了种玉米、小麦、稻谷、大豆、红薯等主粮外。他还在田间地头种满了花生、芝麻、蔬菜、瓜果,种类多样,应有尽有。而这些农作物,也不枉父亲对它们苦心孤诣的培养,最后都给予了父亲满意的回报和馈赠。
⑲父亲经常教导我们说:“官出于民,民出于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当一个农民,要耕种土地,深翻细作、多产粮食,使自己不饿肚子,才能对得起土地,对起得国家。
⑳父亲的话,曾在我年少懵懂的心中引起深思。我的记忆中,父亲这一生开的荒地有很多块,而且块块荒地都被他种成了熟地,交到生产队里。多年后,父亲已逝去,但他开掘出的土地却还在,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馈赠。
(选自《文学陕军》2024年4月19日,有删改)
小语:“这篇文章第①-③段的内容与后文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小文:“不可以。前三段的内容至少有两个作用,首先,① ;其次,这三段写了父亲继承父辈优良的家风家训,为下文父亲垦荒的事件作铺垫,父亲形象更完整、饱满。”
小语:“原来如此!我还发现了,最后“我”也是受到父亲的感染,延续父亲的做法,这与开头也形成了前后呼应。”
小文:“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对了,你有没有发现,第⑱段画线句子,列举了一系列粮食作物,有点儿“流水账”的味道。”
小语:“我不这么认为,作者写这么多粮食作物,有他的用意:②。”
小文:“噢!你读得很细致,向你学习。读完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文章为我们树起一面父辈的旗帜。在艰难的平凡岁月里,父辈们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垦荒为了生活,也为了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