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下·咸安期末) 文学作品阅读

    一次动人的“解说”

    蒋殊

    ①那天上午,我们走进了山西平陆的傅相祠。还在大门外时,便听到锣鼓喧天,进去才发现是一些村民在偏殿门前演练锣鼓,为即将到来的庙会做准备。直奔大殿,遇到两人正往外走,加上我们一行4人,就是当时傅相祠的所有来客。

    ②一组塑像,两墙壁画,就是大殿的全部。正当我们全神贯注研究壁画内容时,一个男子走向我们。他的一只手急急指向壁画中我们眼神所停留处,开了口。

    ③然而,他却不能说话,他说不了话。细看,他正是刚刚出门的两人之一。此刻我才明白,他是看管殿堂的人,刚送别了一位客人。

    ④他主动来到我们面前,连比带划,急切又激情地当起了“解说员”。确实,这里没有其他解说员。很快反应过来的我们,跟着他进入了角色。他比划着,我们应和着。他用手势,我们用声音。在他的引领下,我们从左墙到右墙,一一解读了壁画上的故事:从傅说出生,到当奴隶版筑护路;从武丁梦到傅说,到通过一张画像找到傅说,再到傅说助力武丁将国家推向兴盛……

    ⑤或许是我们极其配合,整个解说过程他都非常自信。无论是他嘴里偶尔发出的“吧”“啊”这些字眼,还是他较为形象的手势,以及极富神态的表情,都能看得出,他非常了解这些壁画里的故事,也非常了解傅说这个人。他不停歇地“说”,我们不间断地点头,让他热烈而顺畅地完成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讲解”。我们的参观,也因此延长了几倍的时间。之后想想,如果不是他突然加入进来,我们绝不会如此认真地将两墙壁画完整地研读一遍。

    ⑥要离开时,我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不舍。而我此刻也有想进一步了解他的意愿。门口桌子上,一张信纸和一支笔适时映入我的眼帘。我急忙走过去,写下第一个问题:“您叫什么名字?”他非常开心地拿起笔,认真而专注地写下“焦杰鹏”3个字。抬头看我一眼后,跟着又写下另外3个字——聋哑人。

    ⑦我心里一惊,原来刚才我们的一系列附和,他根本就听不到。

    ⑧“你们是好人。”没想到,在我准备提下一个问题时,他写下这5个字。一瞬间,我的内心充满温暖。我明白,他并非是说我们做了什么善事,而是觉得我们耐心听完了他的“讲解”。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听懂的我们,谁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疑惑或者不耐烦。我们与他,彼此取得了信任。于是,他将这5个字捧出来,回报给我们。

    ⑨作为回馈,我很快写下“您更是好人”几个字,我们几人同时向他伸出大拇指。他开心极了,双手合在胸前,连连表达感谢。

    ⑩一来一往,与他在一张纸上对着话,我得知他在太原一所学校读过3年书,多年来并无固定职业,一直从事门卫这样的工作。来到傅相祠的一年里,他把自己深深融了进去。他将自己了解的所有知识,传递给每一位进入傅相祠的游客,他何尝不是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心目中的美好,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一段古老历史?

    ⑪我很好奇,他用什么办法知道傅说以及壁画上的故事?他又提起笔: “没有别的办法,看书。 ”

    ⑫一个聋哑人,一个读书人,一个身体力行传承文化的人。

    殿堂中,依旧没有客人进入。但确实,到平陆看看傅说,值得;看看守护傅相祠的聋哑人焦杰鹏,也值得。他不仅在无声无语的世界里读懂了傅说,更用自己的方式将前贤的故事努力传递。

    ⑭要离开时,他把我俩刚刚对话的那张纸拿起来,要撕掉。我急忙阻止了他,拿过来工工整整叠好,放进包里。他惊讶了一下,接着便笑了,笑得无比灿烂。

    ⑮阳光正好,洒在他满含笑容的脸上,格外动人……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7月19日, 有删改)

    1. (1) 文章三次写到焦杰鹏“笑”了。请细读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笑”的情境

      “笑”的内涵

      第一次

      热情、自信

      第二次

      “我”写下“您更是好人”作为回报,我们同时向他伸出大拇指

      第三次

    2. (2) 以下对第⑥段的批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我”想进一步了解焦杰鹏的原因是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不舍。 B . “我”选择写下问题而非直接询问,是出于对焦杰鹏的尊重。 C . 焦杰鹏“认真而专注”的神情表明他很珍惜与我们交流的机会。 D . 焦杰鹏主动补充“聋哑人”三字说明他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
    3. (3) 请分析第(13)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 (4) 联系全文,简述结尾段的妙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