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一寸深
耿艳菊
①每当想起鲁迅先生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时候,我们家屋前的槐树总会一下子在我脑海中蹿出来,不过是一株,在屋的左侧。
②这株槐树究竟有多久的岁月呢?一个大人刚好抱得过来,树荫匝地,覆盖大半个庭院。花开时节,一簇簇,一串串,花如珍珠,缀满枝头。幽香四溢,挤出院落,弥漫整条胡同,迎向每一个路人的鼻翼。
③听父亲讲起,它是差不多和我同岁的。我出生后,父亲在第二年春天就买了一颗槐树苗种下了。后来,我知道了江浙一带有生女儿而植香樟树的习俗,就跑去问父亲为什么不种香樟树。父亲只是笑了笑,淡淡地说,我当时只是觉得槐树好养,也是一种花,而且你一-天天长大,大人们忙,刚好可以让它陪着你,不至于太孤单。
④的确,我的童年、少年,甚至我前二十年的光阴都是与它密不可分的,点点行行,写满了槐的味道。
⑤记得这株槐树最初的样子,是细瓷碗口粗,枝叶稀疏,花朵寥落,星星点点。不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它已经是一种很美的花卉了。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成长的过程中,因了这株槐,添了多少乐趣!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槐树下嬉戏,在槐树下吃饭,也在槐树下数星星……且在每一年的春光柔软的下午,常常爱这样玩,一个个伸开小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去丈量槐的胖瘦。年年丈量,年年如此,却不知人在长,槐也在长。
⑥在花的国度里,槐花是最具平民气质的吧,王谢堂前不需要它,百姓家里倒是常见。令人叹服的是它不仅可作观赏,亦可食用,吃起来满口幽香,让人难以忘怀。在众多的花里,能做得如此体贴周到的也就是槐花了。因此,在过去那吃食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屋前的--树槐花成了最美的期盼。
⑦曾记得,槐花刚展露笑脸时,我已急不可耐,一遍又一遍地催父亲搬梯子摘槐花。我站在树下,仰着脸,四月底的阳光洒在脸上,心里却是一阵紧似一阵,生怕父亲的大手碰疼了花。母亲也在树下,拿着小篮,小心翼翼地接摘下的槐花。然后,母亲清洗,拌面,上锅蒸……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终于可以吃了,一阵香甜的清气在空气中萦绕,吸一口,已经醉了。因了这株槐树,我们每年在它的花开时节都能享受槐花盛宴。然而当我长大成人去外地上学后,再也没有赶上过它的花期,可是梦里梦外总是缠绕着那甜丝丝的气味。
⑧就像人的一生总会磕磕绊绊一样,槐树的一生也不是那么顺水顺风。翻盖新房子时,父亲犹豫再三,还是把它保留了下来。有一年下大雨,屋子漏了,几位叔伯帮忙检修,上到房顶一看,原来是槐树的枝干茂盛,压碎了瓦片,大家都建议把树伐掉,父亲终是舍不得。后来,父亲爬上去,用锯一点点把碍事的枝干锯掉,这才安心。在房屋的左侧是储物棚,父亲每次把那辆机动车推进去都特别费劲,家里人几次三番的劝说伐树,父亲总是无动于衷。
⑨今年的槐花时节,我带着幼子回家看望父母,这是十年之后我再次赶上了它的盛开。傍晚和父母坐在槐树下聊天,槐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落。我突然想到了白居易”薄暮宅门前,槐花深-寸”的诗句,这一寸深里该有多少光阴的故事呀!一寸光阴一寸金,掐指算来,这槐也有近三十年了,它站成了光阴里的风景,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⑩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始终不肯伐掉它的原因。
(选自《精神文明报·数字报》,有改动)
①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从加点词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我站在树下,仰着脸,四月底的阳光洒在脸上,心里却是一阵紧似一阵,生怕父亲的大手碰疼了花。(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