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武威市中坝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48分)
  • 1.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 2. (2024八下·武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苏州园林是镶qiàn____在古城内外的一颗颗xuàn____丽夺目的明珠。它们经过兴废盛衰、发展变qiān____,既有着迥异的个性,又因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共同的属性,历朝风格融为一体。它们以第宅园林为代表,虽不金壁辉煌,但历史悠久、构筑精致、文化内hán____丰富,由此成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在不记其数的中国园林中,代表了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准。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镶(qiàn)            ②(xuàn)

      ③变(qiān)            ④内(hán)

    2. (2)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 3.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洞(suì) 细(xiān) 侦(jí) 闷不乐(mèn) B . 行(wō) 胆(què) 翠(fěi) 伤痕累(léi) C . 刻(qīng) 手(duò) 灭(xī) 毛骨然(sǒng) D . (cuàn) 立(zhù) 笨(chǔn) 惊心动(pò)
  • 4.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弥漫 振聋发聩 凌乱 人情事故 B . 轻捷 言不及义 诀别 轻歌曼舞 C . 深宵 坦荡如坻 枯燥 名副其实 D . 侦缉 格物至知 涉猎 自圆其说
  • 5.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 B . 为维护好市场秩序,对于流动摊贩,城管将进行整治取缔 C . 面对恶劣的高寒天气,戍边战士们却不以为然 , 坚定地执行自己卫国戍边的任务。 D . 回首峥嵘岁月,无数革命先烈马革裹尸 , 魂归狼烟,用生命铺就了中华强国之路。
  • 6.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 .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C . 在“文明校园建设”的知识竞赛中,王明和李刚进行激烈的角逐,最终他获得了冠军。 D . 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 7. (2024八下·武威期末)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看到东流的江水,____;看到再生的小草,____;身处寂静的山林,____。

    ①会想到生命的顽强②会平息烦躁的心情③会感慨时光的流逝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③②① D . ③①②
  • 8.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选自《资治通鉴》。 B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 C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中“都”“各种各样”“不幸”分别是副词、并列短语、名词。 D . 《老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是女作家、翻译家杨绛,她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 9. (2024八下·武威期末) 某学校开展了一次关于“拒绝垃圾食品”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请回答下题:
    1. (1) 健康生活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拒绝垃圾食品”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警示语。

    2. (2) 垃圾食品我了解

      健健同学从网络上摘抄了有关“垃圾食品”的文章。下面是文章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油炸食品是垃圾食品中的一种。油炸食品能量密度高,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油炸食品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甲]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在油炸过程中,[乙]一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 ),其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①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甲]处画线句子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句末加“”;[乙]处画线句子有不合事理的语病,应将“”改为“”。

      ②在文中括号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

  • 10. (2024八下·武威期末) 名著阅读。
    1. (1) 以下关于《骆驼祥子》 《海底两万里》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 . 虎妞得知刘四爷已经把车厂卖了,非常失望,大哭了一场。为了照顾好虎妞,祥子拿出自己辛苦积蓄的一百元钱,买了二强子的二手车。 B . 祥子离开夏家后,又找到曹先生家里。曹先生答应让祥子继续拉包月。可祥子却不幸被孙侦探尾随、勒索,积攒的买车钱被敲诈走了。 C . ”林肯号”企图捕获”怪物”,而”怪物”却同”林肯号”捉迷藏。当”林肯号”向”怪物”发动进攻时,”怪物” 喷出水柱,”我” 被拋入海里。 D . ”鹦鹉螺号”的船籍港在亚特兰蒂斯国桑多林岛附近的一座海底火山中。我们遇到海底火山喷发,幸好“鹦鹉螺号”调转艇头,驶离了火炉。
    2. (2) 在”鹦鹉螺号”前往南极的过程中,潜艇被卡在冰山的缝隙中,无法上浮。船员们试图破开冰层,但遇到困难。船长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在《海底两万里》中,船长将”鹦鹉螺号”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例。
  • 11. (2024八下·武威期末)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1) 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2. (2) 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的诗句一一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3.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 (4) 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二、诗歌鉴赏(共6分)
  • 12. (2024八下·武威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北山”

    [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①北山:即王安石晚年寓居的钟山,今南京市东郊的紫金山。②输绿:输送绿色。

    1. (1) 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诗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选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B . 甲诗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C . 乙诗诗人笔下春水多情,或直流无碍,或曲流迂回,带着粼粼波光,以种种秀姿漫映着北山。 D . 乙诗的三四句运用对偶修辞,对仗工整,又富于变化,叙述诗人自己的行动,巧寓主观情绪。
    2. (2) 甲乙两首诗在主旨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
  • 13. (2024八下·武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日:”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

    【注释】①任:推荐。②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 (1) 下列句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亭亭净    植:竖立 B . 久不决   狱:案件 C . 不当死  法:法律 D . 将弃官     去:离开
    2. (2)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 B .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人不知不愠 C . 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媚人 D . 委手版归/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 (4) [甲]文 ,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 通过”速决一狱”和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的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 14. (2024八下·武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槐花一寸深

    耿艳菊

    ①每当想起鲁迅先生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时候,我们家屋前的槐树总会一下子在我脑海中蹿出来,不过是一株,在屋的左侧。

    ②这株槐树究竟有多久的岁月呢?一个大人刚好抱得过来,树荫匝地,覆盖大半个庭院。花开时节,一簇簇,一串串,花如珍珠,缀满枝头。幽香四溢,挤出院落,弥漫整条胡同,迎向每一个路人的鼻翼。

    ③听父亲讲起,它是差不多和我同岁的。我出生后,父亲在第二年春天就买了一颗槐树苗种下了。后来,我知道了江浙一带有生女儿而植香樟树的习俗,就跑去问父亲为什么不种香樟树。父亲只是笑了笑,淡淡地说,我当时只是觉得槐树好养,也是一种花,而且你一-天天长大,大人们忙,刚好可以让它陪着你,不至于太孤单。

    ④的确,我的童年、少年,甚至我前二十年的光阴都是与它密不可分的,点点行行,写满了槐的味道。

    ⑤记得这株槐树最初的样子,是细瓷碗口粗,枝叶稀疏,花朵寥落,星星点点。不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它已经是一种很美的花卉了。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成长的过程中,因了这株槐,添了多少乐趣!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槐树下嬉戏,在槐树下吃饭,也在槐树下数星星……且在每一年的春光柔软的下午,常常爱这样玩,一个个伸开小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去丈量槐的胖瘦。年年丈量,年年如此,却不知人在长,槐也在长。

    ⑥在花的国度里,槐花是最具平民气质的吧,王谢堂前不需要它,百姓家里倒是常见。令人叹服的是它不仅可作观赏,亦可食用,吃起来满口幽香,让人难以忘怀。在众多的花里,能做得如此体贴周到的也就是槐花了。因此,在过去那吃食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屋前的--树槐花成了最美的期盼。

    ⑦曾记得,槐花刚展露笑脸时,我已急不可耐,一遍又一遍地催父亲搬梯子摘槐花。我站在树下,仰着脸,四月底的阳光洒在脸上,心里却是一阵紧似一阵,生怕父亲的大手碰疼了花。母亲也在树下,拿着小篮,小心翼翼地接摘下的槐花。然后,母亲清洗,拌面,上锅蒸……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终于可以吃了,一阵香甜的清气在空气中萦绕,吸一口,已经醉了。因了这株槐树,我们每年在它的花开时节都能享受槐花盛宴。然而当我长大成人去外地上学后,再也没有赶上过它的花期,可是梦里梦外总是缠绕着那甜丝丝的气味。

    ⑧就像人的一生总会磕磕绊绊一样,槐树的一生也不是那么顺水顺风。翻盖新房子时,父亲犹豫再三,还是把它保留了下来。有一年下大雨,屋子漏了,几位叔伯帮忙检修,上到房顶一看,原来是槐树的枝干茂盛,压碎了瓦片,大家都建议把树伐掉,父亲终是舍不得。后来,父亲爬上去,用锯一点点把碍事的枝干锯掉,这才安心。在房屋的左侧是储物棚,父亲每次把那辆机动车推进去都特别费劲,家里人几次三番的劝说伐树,父亲总是无动于衷。

    ⑨今年的槐花时节,我带着幼子回家看望父母,这是十年之后我再次赶上了它的盛开。傍晚和父母坐在槐树下聊天,槐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落。我突然想到了白居易”薄暮宅门前,槐花深-寸”的诗句,这一寸深里该有多少光阴的故事呀!一寸光阴一寸金,掐指算来,这槐也有近三十年了,它站成了光阴里的风景,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⑩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始终不肯伐掉它的原因。

    (选自《精神文明报·数字报》,有改动)

    1. (1) 父亲在小院种的槐树有近三十年的光阴了,有哪些”光阴故事”?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 (2) 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从加点词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我站在树下,仰着脸,四月底的阳光洒在脸上,心里却是一阵紧似一阵,生怕父亲的大手碰疼了花。(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3. (3) 本文以”槐花一寸深”为标题,在行文结构和表达情感方面分别有什么作用? 
  • 15. (2024八下·武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细节中的鲁迅

    ①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是个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在这漆黑的天宇。”尊重,有时是说出来的,有时是做出来的。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②翻译家黄源早年与鲁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便经常去鲁迅先生家中,并在那里吃饭。鲁迅先生对于一天所发生的事,都记在日记中,黄源某月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记在日记上,但日记中只记黄源先生去他家的事,比如“晚三弟来、河清(黄源先生别名)来”,而对于在家里吃饭的事,鲁迅先生却从来不记。有一回,黄源先生又去了,给鲁迅先生买了两盒点心,那天晚上,两人便一边吃点心一边聊天。事后,黄源先生在鲁迅的日记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夜河清来并赠蛋糕两盒。”黄源先生因此感慨道:”从这一琐事上,我却领悟到鲁迅先生的一条规律,就是凡是他对别人付出的,从不记账,而别人给予他,他都记在账上,即使是两盒蛋糕,琐事如此,大事也一样。”付出的,不记在心上;得到的,却永远记得。虽然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却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了先生的无私精神和博大情怀。

    ③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从福建菜馆叫了一碗鱼丸子,吃的时候,海婴先吃的,吃了一个就说”不新鲜,不好吃”。许广平就夹起一个来吃,感觉很新鲜,于是就批评海婴,并给海婴又夹了几个,海婴吃了以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批评海婴。见此情形 , 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发现果然不新鲜,原来,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海婴吃的是不新鲜的,而许广平吃的恰恰是新鲜的,鲁迅先生于是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这就是鲁迅先生,即使是教育孩子这样一件小事,也极其认真,诚如许广平事后感慨的那样:”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④长期以来,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其实,细节中的鲁迅先生,会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去了解他有血有肉的另一面。通过这些细节化的东西,我们能够走近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鲁迅,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 (1) 本文记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三件细节小事,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

      人物品质

      尊重友人

      先生的两则日记

      先生鉴别不新鲜的鱼丸子

    2. (2) 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关上门回屋。

    3. (3) 第③段中加点的”此情形”具体指什么?
    4. (4) 文章第①段引用了王冶秋《怀想鲁迅先生》中的句子,第②段、第③段引用了黄源先生和许广平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五、写作题(共60分)
  • 16.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你家窗外的风景是怎样的呢?是高楼林立的大厦,是熙熙攘攘的街道,还是果实累累的田地,一望无际的天空……请你运用至少3种修辞手法,采用“总—分—总”结构式,写一个片段,以“请给我一支笔……”为开头,描绘窗外的那一抹风景,字数200左右。
  • 17.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人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依赖于一种探险精神。我们每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曾经经历过一件或多件震撼自己心灵的事,请以此为题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