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下·樊城期末) 古诗文联读。

    【甲】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纩。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此诗大约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作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中沿长江作此诗。

    【乙】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袋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①。其上为醉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因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垠:边界。②睥(bì)睨(nì):城上的矮墙。梁(l):栋梁。③箭:小竹子。

    1. (1) 从诗中“”和“”两个意象,说明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
    2. (2) 请说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⑴潭中鱼百许头

      俶尔远逝

      之无所得

      ⑷愈以为

    4. (4) 下列加点词“之”用法一致的是。“而”的用法一致的是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②乃记之而去③策之不以其道④其上为睥睨梁之形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②委而去之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④逾黄茅岭而下

    5. (5) 请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6. (6) 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7. (7) 乙文中小石潭的树木繁茂青翠,请从丙文中摘录一句话,说明丙文树木的特点。
    8. (8) 同为寓情于景的文章,【乙】文中作者在写景中表露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而【丙】文中作者又借小石城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