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博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

    1. (1) 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不得见A久矣B窃C自恕D而恐E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F故C愿望H见太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用话劝说使人听自己的意见,与《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的“说”意思不同。 B . 质,古时派往别国做人质,多为王子或诸侯之子。本文中是触龙劝说赵太后让长安君到齐国做质子。 C . 谢,在本文中指道歉,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意思相同。 D . 崩,古人常用山崩来形容天子或皇族的死。“山陵崩”与上文的“填沟壑”都是死亡的委婉说法。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用事,秦急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赵国政权交替之际,秦国大举进攻,赵国危在旦夕。 B . 赵太后听说触龙要来见自己,“盛气而揖之”,这说明赵太后心里非常清楚触龙来见她的目的。 C . 触龙并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一味犯颜直谏,而是先表达对赵太后亲切而又温暖的问候和关心。 D . 触龙以自己的儿子为引子,申明大义,终于使得赵太后被迫同意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去做质子。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②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5. (5)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和本文中的触龙在游说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