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余之所录……不书人之过恶,以谓职非史官,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
(选自《归田录》自序)【材料二】
钱思公生长富贵,而性俭约,闺门用度,为法甚谨。子弟辈非时不能辄取一钱。公有一珊瑚笔格,平生尤所珍惜,常置之几案。子弟有欲钱者,辄窃而藏之。公即怅然自失乃榜于家庭以钱十千赎之。居一、二日,子弟佯为求得以献,公欣然以十千赐之。他日有欲钱者,又窃去。一岁中率五、七如此,公终不悟也。余官在西都,在公幕亲见之,每与同僚叹公之纯德也。
(选自《归田录》卷一)
【注释】①钱思公:钱惟演,吴懿王钱似第十四子,北宋初期“西昆派”代表作家之一。②闺门:家里。③为法甚谨:执行家法严格。④笔格:笔架。⑤率:大概。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不书人之过恶 | 参考成语法:奋笔疾书 | . |
平生尤所珍惜 | 查阅字典法:①特异的;突出的。②尤其,特别。③过失。④怨恨;责怪。 | . |
子弟佯为求得以献 | 语境释义法: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 | . |
公即怅然自失乃榜于家庭以钱十千赎之
①子弟辈非时不能辄取一钱。(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公欣然以十千赐之。(结合文本,分析“欣然”一词表现的人物心理。)
小语:小文,文中说“公终不悟也”,这是指哪件事呢?
小文: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件事情是指.。
小语:原来是这样,难道他真的不知道事情的缘由吗?
小文:我认为他(A.知道/B.不知道),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