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马丁·塞利格曼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67年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各种挣扎但却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反复之后,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那么,狗会逃出门去躲避电击吗?答案却出人意料。
材料二
“走了,走了,该上篮球课了!”
“可我一点也不想去,我已经绝望了,整个人都不好了。”
室友用力裹了裹,如同蜷缩的婴儿一般。室友当时心血来潮选了门篮球,用他的话讲就是一条深似海的不归路。的确,他所选篮球课实在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课程考核是定点投篮,作为一个新手,他的命中率仅为 3%,而及格标准是 60%。哎,只有含泪屡战屡败。慢慢的他开始逃离、躲避,并且不安、焦虑,最后是无能为力的绝望。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也会时常发生,比如一个人总在一项工作上失败,运动员在比赛中反复失利,学生 在考试中多次考不好,儿童总在一个游戏中表现不好,幼儿总在一项技能学习中无法掌握,等等。诸如此类,由于一 直感到挫败,很.可.能.让人放弃付出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失望,进而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都做不好”这种感受会内化为一个固执的想法,像一张黑色的大网,牢牢地套住想要努力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使其面对困 难时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其实,这个人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 助的深沼。)
材料三
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在他的书《给青年诗人的 10 封信》 中提到: “我们所 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 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 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 现。”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
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很多人都是希望有个完美的结果,始终迈不出步子。实际上,完美的结果根本不存在。每个人都是修修补补、有所选择有所放弃让结果相对趋近于完美。
材料四
儿童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研究是由美国学者卡罗尔·德韦克(Garol·Dweck)女士最早开创的。她通过给小学中年级 学生不断增加难度的字谜游戏和智力拼图 游戏,发现有些儿童总是表现出认为自己太笨而无法完成游戏。他们面对失 败时, 常常会说“我太失败了”,“我可真傻”,“我觉得自己太差劲了,每个都比我 强”。这似乎正印证了归因 理论,儿童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或智力是稳定的,失败 的解释就是自己太差劲。然而故事却有了转折,德韦克发现还有 些儿童面对难以 完成的游戏时,他们并没有归因自己太差了,甚至都不去归因,而是积极的自我 暗示: “我喜欢接 受挑战”,“差一点点我就做出来了”,“之前我就成功过,这次我也会成功做出来的”。德韦克大为吃惊这些成功儿童的做法,甚至改变了 她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她提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 ”(fixed mindset)和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固定型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变的,当 自己完成不了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的时候,自 己就是个 Loser;而成长型恰恰相 反,只要自己努力,所有的挑战都可以不断从中学习,提高自己,即使失败,也 有 收获。固定型会在事情顺利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不顺利时就抱怨世界,因 而他们畏惧一丁点的失败;而成长型会 在苦苦上下求索的时候也感觉不错,觉得 就快找到方法了,因为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这样说起来,同样有一句也挺适用 于德韦克女士的理论:失败者找原因,成功者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