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七下·余江期中)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的母亲

    程步涛

    ①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头,将军率领队伍穿行在太行山中的一片密林中,忽然,林隙间闪过一个身影。

    ②对将军来说,这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了,多少次想她、念她,在梦中见她,甚至在马背上打个盹儿的工夫,都会走到她的身边。

    ③只一眨眼工夫,那熟悉的身影已经走上另一条山路。

    ④将军略微交代了一下,带着几个人拨马赶了过去。马蹄得得,林涛飒飒,很快,便到了那人的近前。那人放下挎着的篮子,转过身来,摇了摇头,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犹如冬天里太行山上的积雪。

    ⑤将军跳下马背紧走几步,急急地喊了声:“娘!”

    ⑥那人是将军的母亲。

    ⑦母亲居住的阜平县城被敌人的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开始,母亲在废墟上搭了个棚子,用几块砖垒了个灶,指望着以后再把房子建起来。但是,紧接着敌人便占领了县城,母亲就和乡亲们一起踏上了逃难的路。渐渐,人走散了,母亲开始独自在大山里流浪……在太行山中段,每一条山路几乎都留有母亲的足迹。

    ⑧遇到也在流浪的乡亲一起说话,一起歇脚,母亲从来不说自己的儿子是位抗日将领,只是夜宿在残破的寒窑或冰冷的山洞里时,才凑着一把火,想象儿子的模样……动荡岁月,国恨家仇,苦日子苦捱,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就这样,母亲在大山里已经流浪了好几个春秋。

    ⑨八路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在太行山扎下了根。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山山岭岭,这消息真叫人解气啊!最高兴的要数母亲了,因为她的儿子带着队伍就在这一带与敌人周旋。只是,她从来没有想过去找儿子,但她希望能在哪一天碰见儿子。今天,真的就这么碰上了,但她又闪开了,她担心儿子知道自己在乞讨流浪会难过,会分心,分打敌人的心。

    ⑩面对母亲,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轻轻将母亲那被山风吹乱的鬓发理好。母亲在大山里流浪他不是不知道,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请地方组织帮忙,给母亲找个固定住处。又一想,兵荒马乱,在外流浪乞讨的,难道就你一个人的母亲吗!敌人不灭,百姓难安,刚萌生的念头又打消了。

    ⑪临别,将军将自己的干粮袋留给了母亲。

    ⑫将军继续挥师鏖战,母亲继续在山里流浪,直到抗战胜利。

    ⑬将军姓李,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被授予上将军衔。

    ⑭我是在将军家中的客厅里听将军说及这件往事的,那年是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全世界都在纪念75年前人类正义的胜利,太行山密林中的那段往事一下子涌上心来。

    ⑮将军征战,母亲流浪,这是在那场民族战争中,一位将军和他的母亲所作出的牺牲。对这样的牺牲,现在的不少人可能难以置信,然而,这是事实。国歌里唱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弘扬的不就是这种与民族共患苦难的伟大精神吗?

    ⑯这种伟大精神,过去需要,现在更为需要。

    ⑰将军于33年前辞世,母亲辞世还要早。战争岁月曾和将军搭档多年,后来任我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上将,在那位母亲的灵前写下了四个大字:“革命母亲”。

    1.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儿子原本可以给母亲找个固定住处,但是频繁的征战让他无暇顾及,只能让母亲继续流浪在山里。 B . 文中的“将军”是抗日战争年代中无数个离家离亲、保家卫国的战士的缩影。 C . 母亲长期在外流浪,处境艰难,将军想请地方组织帮忙,但他没有这样做。 D . 文章选取了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真人真事作为素材,读起来真切而感人。
    2. (2) 下列对文章的表现手法,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战乱奔波的衰老。 B . 第⑭段运用倒叙,引起太行山密林中往事的回忆,更能突出其非同寻常的意义。 C . 第⑦⑧段采用插叙,交代了母亲在大山流浪的原因。 D . 第⑰段写到杨得志上将对那位母亲的评价,从侧面衬托出“将军的母亲”形象。
    3.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你认为将军的形象有哪些令你敬佩与感动的地方?
    4. (4)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⑯段划线句子“这种伟大精神,过去需要,现在更为需要”的理解。
    5. (5) 文章最后一段中的“革命母亲”一词有何深刻内涵?请作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