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8-02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除2和4小题外,其他每小题2分,共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在读有益的书中,使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 , 有种(   )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   )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豁然开朗  困惑  蕴藏 B .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 .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 .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通过读有益的书,使你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 B . 通过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 C . 我们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 D .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
  • 2. 阅读下面的一段演讲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亘古不息的情愫。它意味着默默无闻地付出、毅然决然地选择、而不舍地追求、慷kǎi激昂地跋涉……闻一多怒斥特务,气冲斗牛震天地;邓稼先鞠躬尽瘁,许身国成壮山河;志愿军们淳朴谦进,坚韧刚强跨雄关;还有面对丰饶的土地发出誓言的端木蕻良【甲】对“正人君子”深恶痛绝的鲁迅【乙】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爱国的情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____

    1. (1) 下列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è  慨 B . qiè  概 C . qì  慨 D . qì  概
    2. (2) 【甲】【乙】两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依次是(   )
      A . ,…… B . ,—— C . 、—— D . 、……
    3. (3) 结合语境分析,在文段末尾横线上加入一则名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孙中山) B .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贵焉耳矣。(顾炎武) C .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D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 3. 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请完成以下问题:

    午宴上,某中学生被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 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 . 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 . 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 D . 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清】江湜

    月升岩石巅 , 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注释】①江湜(1818-1866):清代诗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三与乡试,皆不第。在京师得亲戚资助,捐得浙江候补县丞。咸丰十年,奔走避兵,后忧愤而死。②巅:顶处,最高的地方。③矫首:抬头。矫,举。

    1.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写月亮从岩石之巅升起,月光普照大地,营造了清新明朗的氛围,奠定了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 B . 颔联紧承首联,写出了水汽自然飘动的动态之美。洁白的水汽缥缈轻盈、流落无定,不禁让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 C . 颈联中的“霜天”二字,既是写霜重气寒的眼前之景,又暗示了诗人心境,可谓传神之笔。 D . 尾联用反问加强直接抒情效果,与前面的景物描写遥相映衬,突出愁绝伤绝的自伤之境。
    2. (2)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悔之,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④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⑤,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①阿:地名,山东省东阿县。②反:通“返”,返回,③共载:同车。④白首:老年人。⑤夫:句首语气词,用以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义。⑥决之:决断政事。⑦廪:仓库中的粮食。⑧赈:救灾。

    1.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2)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②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3. (3) 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得“阿县大治”?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6.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木兰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的悲壮,烘托木兰勇敢坚韧的句子是:“。”
    2. (2) 苏轼在《和林子中待制》中以“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笑老斜川”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而王维的《竹里馆》则用“。”来表达自己独居的雅兴。
    3. (3)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诗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7.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的母亲

    程步涛

    ①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头,将军率领队伍穿行在太行山中的一片密林中,忽然,林隙间闪过一个身影。

    ②对将军来说,这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了,多少次想她、念她,在梦中见她,甚至在马背上打个盹儿的工夫,都会走到她的身边。

    ③只一眨眼工夫,那熟悉的身影已经走上另一条山路。

    ④将军略微交代了一下,带着几个人拨马赶了过去。马蹄得得,林涛飒飒,很快,便到了那人的近前。那人放下挎着的篮子,转过身来,摇了摇头,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犹如冬天里太行山上的积雪。

    ⑤将军跳下马背紧走几步,急急地喊了声:“娘!”

    ⑥那人是将军的母亲。

    ⑦母亲居住的阜平县城被敌人的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开始,母亲在废墟上搭了个棚子,用几块砖垒了个灶,指望着以后再把房子建起来。但是,紧接着敌人便占领了县城,母亲就和乡亲们一起踏上了逃难的路。渐渐,人走散了,母亲开始独自在大山里流浪……在太行山中段,每一条山路几乎都留有母亲的足迹。

    ⑧遇到也在流浪的乡亲一起说话,一起歇脚,母亲从来不说自己的儿子是位抗日将领,只是夜宿在残破的寒窑或冰冷的山洞里时,才凑着一把火,想象儿子的模样……动荡岁月,国恨家仇,苦日子苦捱,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就这样,母亲在大山里已经流浪了好几个春秋。

    ⑨八路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在太行山扎下了根。消息风一样传遍了山山岭岭,这消息真叫人解气啊!最高兴的要数母亲了,因为她的儿子带着队伍就在这一带与敌人周旋。只是,她从来没有想过去找儿子,但她希望能在哪一天碰见儿子。今天,真的就这么碰上了,但她又闪开了,她担心儿子知道自己在乞讨流浪会难过,会分心,分打敌人的心。

    ⑩面对母亲,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轻轻将母亲那被山风吹乱的鬓发理好。母亲在大山里流浪他不是不知道,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请地方组织帮忙,给母亲找个固定住处。又一想,兵荒马乱,在外流浪乞讨的,难道就你一个人的母亲吗!敌人不灭,百姓难安,刚萌生的念头又打消了。

    ⑪临别,将军将自己的干粮袋留给了母亲。

    ⑫将军继续挥师鏖战,母亲继续在山里流浪,直到抗战胜利。

    ⑬将军姓李,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被授予上将军衔。

    ⑭我是在将军家中的客厅里听将军说及这件往事的,那年是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全世界都在纪念75年前人类正义的胜利,太行山密林中的那段往事一下子涌上心来。

    ⑮将军征战,母亲流浪,这是在那场民族战争中,一位将军和他的母亲所作出的牺牲。对这样的牺牲,现在的不少人可能难以置信,然而,这是事实。国歌里唱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弘扬的不就是这种与民族共患苦难的伟大精神吗?

    ⑯这种伟大精神,过去需要,现在更为需要。

    ⑰将军于33年前辞世,母亲辞世还要早。战争岁月曾和将军搭档多年,后来任我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上将,在那位母亲的灵前写下了四个大字:“革命母亲”。

    1.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儿子原本可以给母亲找个固定住处,但是频繁的征战让他无暇顾及,只能让母亲继续流浪在山里。 B . 文中的“将军”是抗日战争年代中无数个离家离亲、保家卫国的战士的缩影。 C . 母亲长期在外流浪,处境艰难,将军想请地方组织帮忙,但他没有这样做。 D . 文章选取了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真人真事作为素材,读起来真切而感人。
    2. (2) 下列对文章的表现手法,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战乱奔波的衰老。 B . 第⑭段运用倒叙,引起太行山密林中往事的回忆,更能突出其非同寻常的意义。 C . 第⑦⑧段采用插叙,交代了母亲在大山流浪的原因。 D . 第⑰段写到杨得志上将对那位母亲的评价,从侧面衬托出“将军的母亲”形象。
    3.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你认为将军的形象有哪些令你敬佩与感动的地方?
    4. (4)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⑯段划线句子“这种伟大精神,过去需要,现在更为需要”的理解。
    5. (5) 文章最后一段中的“革命母亲”一词有何深刻内涵?请作简要分析。
  • 8.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小明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收集了大量课外学习材料,并进行了整理。

    材料一:

    ①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都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②如“仁”字,左为“人”,右为“二”,指两个人,意为人与人交往的第一原则就是仁爱。又如“美”,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合而为“羊大为美”,意为大羊肥羊就是美的。在古代,羊和人的衣、食等关系密切,这反映出中国早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③很多汉字似乎在向人诉说一个个故事,有些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

    (整理自《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

    材料二:

    ①2022年1月1日,《唤醒甲骨文之古字新说》在网络上线。在60篇融合了现代想象与历史底蕴的故事里,每一个古老的文字,都被赋予了灵性和温度。

    ②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赵爱学认为:古老文字与三千多年后的网络文学碰撞出了令人满意的火花;我们希望蕴含祖先智慧的古老文字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到大众中间;网络文学为甲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可能。

    ③中国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繁荣期。然而,对于网络文学的属性,研究界依然存在争议。

    ④网络文学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与网络属性。传统文学亦具有商品与文学的属性,而网文的网络属性,除了网生性特质之外,也影响了文学的商品属性与文学属性。比如,网络文学比之传统纸媒出版,具有更低廉的成本,更有效的话语符号增值性等特点。在文学属性上,中国网络文学,一方面表现为对“广义文化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审美愉悦,特别是通俗类型文学叙事艺术的故事性、幻想性、虚构性与代入性的重视。

    ⑤就此而言,中国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文学传统”是指: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还有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侠、侦探等类型文学;还有发韧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

    (整理自网络)

    材料三:

    ①《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②《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各年龄段的观众关注。调查数据图如下:

    ③《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上海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以其广博的诗词知识和好似从唐诗中走出的古典气质倾倒了观众。第三季冠军杭州快递小哥雷海为在送快递的空闲时间,背诵随身携带的鉴赏词典,迄今已积累了几千首诗词,让诗词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④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诗词是与当下勾连最密切的元素之一。《中国诗词大会》一开始就精准找到这个创作基点,而后每季节目又在此基础上通过环节设置和内容表达的创新巧构,拉近诗词与大众的距离。行至第七季,《2022中国诗词大会》每期选题都有扑面而来的现实感和烟火气,“江山”“少年”等泛见于寻常生活中的意象架构起了贯通古今的桥梁。

    (整理自网络)

    1. (1) 小明很关注网络文学,以下是他对网络文学的认识,其中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 当下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进入一个繁荣期,对网络文学的属性达成共识。 B .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一样,具有商品属性、文学属性和网络属性。 C . 在文学属性上,中国网络文学主要表现为对“审美愉悦”的重视。 D . 中国网络文学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通俗文学传统和“新文学”主潮。
    2. (2) 小明根据材料三整理了以下信息,其中与材料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
      A . 《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参赛选手们比拼的是诗词知识和鉴赏能力。 B . 观众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关注度,19岁以下的人群最高,50岁以上的人群最低。 C . 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勾连最密切的元素,《中国诗词大会》就是鲜明的例证。 D . 《中国诗词大会》在环节设置和内容表达上不断创新巧构,努力拉近诗词与大众的距离。
    3. (3) 小明仿照材料一对下面文字的形与义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信”,左“人”右“言”,“人言为信”,意为人说的话真实可信。 B . “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靠在树旁,因此有“休息”之意。 C . “吠”,由“口”和“犬”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D . “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意为田中长的草,所以指野草。
    4. (4) 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
四、名著阅读(10分)
  • 9. 下列对名著《骆驼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起起落落的拉车生涯,展现了旧北京穷苦人生活的世俗风情,揭示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B . 祥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虎妞办丧事卖掉了。(《骆驼祥子》) C . 小福子自杀使祥子的希望彻底破灭,祥子开始走向堕落,甚至出卖别人。 D .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 10. 老舍的《骆驼祥子》问世已有87年,为纪念作者,请你围绕主人公祥子设计一张人物纪念邮票,并说说你的设计构思。(包括画面构成和人物形象)
  • 11. 学校组织进行“走近名著”阅读活动,本期主题是“小说世界”。采取快速阅读、圈点批注、选择性阅读、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等方法,有助于对小说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结合名著《骆驼祥子》具体内容和阅读经历,运用你的方法,谈谈你的收获。
五、写作(50分)
  • 12. 文题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呢!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