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汕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送长子迈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而山上栖鹘,碟碟云霄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有删改)

    材料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

      盖A余所至B比好游者C尚不能十D一E然视其左右F来G而记之者H已少。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为,文中指认为,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则思三驱以为度”的“以为”意思不同。 B . 不余欺,即不欺余,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未之有也”的“未之有”句式结构相同。 C . 且,文中指将要,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意思不同。 D . 既,文中指已经,与《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的“既”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钟山记》开头援引《水经》,又以前人对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设疑,既起笔不凡,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苏轼在偶然的机会中,亲身夜探石钟山进行考察,在历经一番惊险后,印证了《水经》中的相关说法。 C . 王安石与同伴游历褒禅山,畅游山中美景,饱览奇绝瑰丽的景观,离开时还恋恋不舍,心满意足。 D . 《游褒禅山记》一文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道理,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现今也具有借鉴意义。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5. (5) 同为说理类游记,两篇文章阐述的道理却各异,请分别加以概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