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文本二: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单穆公曰:“不可。古者,天灾降戾,于是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货,能无匮乎?若匮,王用将有所乏,乏则将厚取于民。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若民离而财匮,灾至而备亡,王其若之何?吾周官之于灾备也,其所怠弃者多矣,而又夺之资,以益其灾,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王其图之!”王弗听,卒铸大钱。

    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单穆公曰:“不可。作重币以绝民资,又铸大钟以鲜其继。若积聚既丧,又鲜其继,生何以殖?今王作钟也,无益于乐而鲜民财,将焉用之?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 , 则归心焉。”

    王弗听,问之伶州鸠,对曰:“夫匮财用、疲民力,以逞淫心,听之不和,比之不度,无益于教,而离民怒神,非臣之所闻也。”王不听,卒铸大钟。二十四年钟成,伶人告和。王谓伶州鸠曰:“钟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对曰:“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疲,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三年之中而害金再兴焉,惧一之废也。”王曰:“尔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钟不和。

    (节选自《国语•周语》)

    【注释】①母权子,古作轻、重两种钱,重者叫母,轻者叫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时,以重钱为主,叫做“母权子”。反之叫做“子权母”。②无射:古代十二音律之一,此处指能发出这一声音的乐钟。

    1. (1) 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听言A昭德B则能思虑C纯固D以言德E于民F民歆G而德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刑,指处罚,与《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中的“刑”含义相同。 B . 衣,名词作动词,与《促织》“得佳者笼养之”的“笼”用法相同。 C . 患,指担心,与《六国论》“诸侯之所大患”中的“患”用法不同。 D . 济,成功,与《烛之武退秦师》“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孟子看来,要实行仁政,还应该回到使老百姓有“恒产”这一根本上来。 B . 尽管老百姓已经财物匮乏、疲惫不堪,周景王仍然不听劝告,坚持铸大钱。 C . 周景王认为大钟乐音很和谐,而州鸠认为制作乐器,百姓高兴,才是和谐。 D . 孟子和单穆公都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物质财富对于国泰民安的重要性。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

    5. (5) 请概括州鸠反对周景王铸大钟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