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深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谏论

    苏洵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

    夫君之大天也人之不能抗天亦明矣。圣人知其然,故立赏以劝之。犹惧其怯懦阿谀,使一日不得闻其过,未有避赏而刑者,何苦而不谏哉?赏与刑不设,则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哉?自非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犹渊谷之难越也。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故刑而后谏焉。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此三代所以兴也。末世不然,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赏之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

    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不获,吾不信也。

    (选自《老泉文钞•谏论(下)》)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不得分。

      夫君A之B大C天也D人之E不能F抗G天H亦明矣。

    2. (2) 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此三代所以兴也

      A .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B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C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 D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就,接近,与成语“避难就易”中“就”含义相同。 B . 耻,意动用法,与“项伯杀人(《鸿门宴》)中“活”用法不同。 C . 迁,迁移,与“终继五国迁灭”(《六国论》) D . 或,有时,与“或师焉(《师说》)中“或”含义不同。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洵认为关于臣子如何让君主纳谏的论述已经很多了,在本文中重点论述君主应如何使臣子进谏。 B . 臣子因慑于君主的威严或因自身缺少闻过则改的习惯,往往不愿进谏,需要用奖惩措施进行激励。 C . 激励不同性格的人跨越深渊的办法要因人而异,同理,使不同的人进谏也要合理使用奖赏与刑罚。 D . 国家兴盛或衰败与能否正确赏罚臣子密切相关,因此,对今天刑赏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要保持警醒。
    5. (5) 翻译句子。

      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

      ②将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