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德阳)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①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策展、讲解、社教、研究等方面。观众走进博物馆,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赖于博物馆继续提升服务、完善体系。

    ②“从隋唐时期的通济渠,到宋朝时人来舟往,热闹非凡的汴河,再到元代时随着都城的变迁,大运河截弯取直、改道山东直抵大都,这段运河就丧失了漕运的作用。透过汴河剖面,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以后,逐渐淤塞的汴河河床所留下的人们生产活动的痕迹……”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站在汴河剖面遗址前,博物馆讲解员刘世发为参观者讲解,“唐宋元明清数个朝代的漫长时光,就沉淀为地层线间短短的一段土层。”汴河剖面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不可移动文物“搬”进博物馆的创新尝试。刘世发结合介绍提纲,在讲解中融入巧思,让参观者从剖面上的一条条地层线开始参观——最底部的底层深且宽,代表当时运河河道较深且宽阔;越往上地层越平窄,地层中还出现了人们生活的痕迹,说明河床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③在“运河上的舟楫”展厅,陈列着一艘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登船感受从扬州到北京一路上的运河美景、风土人情。刘世发通过学习文献了解到:到了清后期,沙飞船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广泛应用于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中。他将新增的知识点娓娓道来,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体会古代水工的智慧以及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

    ④在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负一层4500平米的“展厅”,没有一件文物,却成为全馆最有人气的地方——这里2023年举办社教活动3389场,平均每年吸引参观者超10万人次。

    ⑤没有一件文物,孩子们如何感受历史文化?苏州市民刘思镭和儿子在参观中发现了不少惊喜:“我的姑苏城”单元中,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生活。——早上,背着书包上学堂,一路感受崇文重教之风;中午,小船摇到外婆家,卧室里收音机流淌出苏州话童谣;晚上,弄堂里躲猫猫,在1米多高的巷子深处,孩子们真正以儿童视角进入苏州园林、名人故居,亲身体验历史文化。

    ⑥每年寒暑假,南京博物院都会举办研学冬令营、夏令营活动。活动行程是怎么安排的?第一天先在南京博物院参观常设展《江苏古代文明》,通过抽盲盒、解谜团等方式,重点了解新石器时代文物。小学生张乐童对“神人兽面纹琮”产生了浓厚兴趣。让她惊喜的是,第二天,研学就来到这件文物的“老家”——位于常州的寺墩遗址。张乐童和小伙伴们在现场观摩了老师傅修复文物的过程,不断发出赞叹。

    ⑦带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这些出土文物都属于良渚文化,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就是玉器,随后,在一间研学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仿照“神人兽面纹琮”上的图案,体验古代匠人雕刻玉石的过程,体会传统工艺的精美和匠心。

    ⑧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在科普课“国画里的矿物”中,成都自然博物馆科普团队成员陈蓉站在台上,以此为问题,将国画使用的朱砂、孔雀石等矿物颜料娓娓道来。“矿物颜料由天然矿石研磨、提炼而成,具有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质感和遮瑕性……”台下,20多名孩子和家长饶有兴趣地边听边记。桌子一侧,还摆放着一些空白纸扇和矿物颜料。知识讲完,陈蓉便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利用矿物颜料在纸扇上作画,体验矿物颜料的魅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5日)

    材料二

    ①“大河上下,和合共生”,系列动画短片讲述黄河沿线文化故事;“步锦绣丝路,绘千载版图”,创意互动H5沉浸式展现丝路传奇;“重回长安,对话千年”,在“云端”看陕西多家博物馆接力直播……5月18日是第四十八个国际博物馆日,一系列预热活动,呼应着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②徜徉博物馆,人们常有“游目千载,对话古今”之感。为什么文物展陈能让人产生“历史感”?正因为无论历史文物、艺术作品,还是自然标本、科技展品,都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从而丰富我们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求“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唤醒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能让我们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从而与更深远的时空相连。

    ③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④博物馆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关键在于使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更好地激活切身感受和思考,才能让更多观众成为“主动的受众”。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展柜中的远古陶器时,会自然而然地好奇它是怎么烧制的、古人用它来做什么。博物馆应该通过精心的展陈、生动的叙事,构建更有感染力的情境,使得文化不再是孤立的展品,而是有自己的“上下文”,让精彩的故事有载体、深厚的文化可触及。

    ⑤与观众的深度连接,需要博物馆从整体上探索以互动、参与、分享为重点的交流方式。西安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飞奔的骏马上,少年拉缰控绳、双目圆睁,一袭蓝衣夺人眼目。2023年,西安博物馆以此为原型策划了展览“长安有故里一丝路少年大唐行”。观众跟随真人扮演的蓝衣少年,步入千年之前的唐长安城。骑着骆驼奏乐的胡人乐师、美丽的唐代少女、街边的杂耍叠罗汉……175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与半实景化场景相互交融,在这样的沉浸式场景中,再现了7世纪国际化大都市多彩的生活画卷。

    ⑥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观众在展厅近距离观看考古工作者现场清理马车遗迹;在浙江长兴县博物馆,研学的孩子们将碎片“修复”成精美的陶器……正是在“教育”这一目标的观照下,越来越多博物馆创造了更加启人智识的体验,让观众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思考,真正收获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满足。突出特色、细分类型、完善收藏、提升展陈,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与优秀传统文化共鸣,博物馆拥有更强的文化影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17日)

    1. (1) 下面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汴河剖面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创新尝试,参观者可以结合讲解了解到运河河床是怎样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B . 登上康熙下江南同款沙飞船,游客们可以体验到清后期的运河美景和寻常百姓的生活场景,如民间嫁娶和戏曲活动。 C . 苏州博物馆西馆负一层的“展厅”里,虽然没有一件文物,游客却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在姑苏城的一日生活。 D . “国画里的矿物”科普课设置了“一幅《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多少种颜料”的问题,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
    2. (2) 下面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物展陈让人产生“历史感”,是因为通过作品或展品,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 B . 要想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博物馆就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 C . “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是以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为原型的展览,主打沉浸式场景体验。 D . 材料二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让文章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3. (3) 下面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中讲述的各地博物馆的多种展陈策划活动,体现了不同地域或专题的特点。 B . 要让“文物会说话”,就需要博物馆精巧用心,比如生动的叙事,精心的展陈。 C . 类似于南京博物院开展的研学活动,让博物馆成为学生了解文物的“展厅”、动手的“作坊”。 D .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更多的考虑到少年儿童的成长需要。
    4. (4)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一所博物院就是一个大学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