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封建家族的衰亡史,属于家族题材的小说。家族题材小说一般认为是小题材,不属于反映社会历史、政治风云的重大题材。但家族小说虽是小题材,却能够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能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最本真层面,最能揭示生活的本质,最能反映人类的本性。《红楼梦》就是运用这样一个小题材,主要通过十分琐碎的家庭日常生活的矛盾和纠葛,非常客观、细致、逼真,而又十分艺术地揭示了这个家族内部的腐烂衰败过程。它从生活本身出发,揭示了这个家族以及那个时代灭亡的必然规律,从而发掘出了社会生活的底蕴。因此,《红楼梦》固守生活本体,关注生活本身,揭示生活本质,从而具有本体象征意义。当然,就揭示生活本质讲,《红楼梦》反映现实又并非毫无选择的自然主义描写,而是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真实更典型。也就是说,《红楼梦》并不是如实照录生活只表现生活的表象,而是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揭示生活本质。这个本质,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故事情节的现实主义描写,进而揭示贾府必然衰亡的历史趋势。以“伟大的现实性”,即最普通最宏大的现实生活本身,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意蕴,从而更加典型深刻地揭示了生活本质,从而达到本体象征的高度。

    无论是其“百科全书式叙事”中庞大的专业知识体系,还是其“人生文本”中完整的个

    人生命历程,都具有宏大叙事的相关特征,前者侧重共时性的广阔与庞杂,后者突出历时性的纵深与连贯。“宏大叙事”这一起源于语言学的概念早已超越学科的界限,成为历史学、人类学、哲学反思与探索的重要指南。《红楼梦》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兴亡史,更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完整的“人生文本”,并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宏大叙事与史诗性质。《红楼梦》以一个平实的客观世界来与世界整体对应,其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都达到了高度的真实性。一切深刻的思想意蕴都发自于最普通、最宏大的现实生活本身,既有共时的广阔与庞杂,又有历时的纵深与连贯,并以现实社会本身的质直形态与生活潜流使作品达到高度的哲理意蕴和抽象兴趣。因此,《红楼梦》是具有本体象征、宏大叙事与史诗性质的百科全书式叙事文本。

    (摘编自扬海波《<红楼梦>的生命主题与百科全书式叙事》)

    材料二:

    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可以有两种基本的理解。不仅是长篇小说,有时候也可以说一部短篇小说是百科全书式的写法,这说的是写法;另外一种理解,是这部小说里有很多知识,这说的是内容。一部小说可以同时包含这两种意思。

    前一种是从作品的形式上讲,说一部小说是百科全书式的写法,指的是作家在构思这篇小说时,让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相互对话,以此展开情节。小说就像织布机,不同要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织锦式的文本。哪怕它只是一个短篇小说,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另外一种就是从作品的内容上讲,里面包含很多知识,涉及社会形态、文化状况的方方面面。我们说《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是因为它描述了清代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当然主要是富人的生活,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男男女女的各种心理活动。我们现在翻开《红楼梦》,就可以比较形象地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了解当时人物的日常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百科全书式小说的作家,当然也应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小说中的人物处于他的世界中,作家必须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转的,因为所有东西都会对这个人物的思想行为有影响。特别要注意的是,作家应该对作用于作品中人物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小说里,一位农夫没有必要熟读四书五经,却理应在某个情节中展示他挥锄翻土的用力技巧,这才是一位真实的农夫。相反,如果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谈论某种他本该知道的知识时,一开口却犯了很多错误,闹出很多笑话,这个人物的形象就没有立起来——除非作家本来就想写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写作觉得很困难,在大众传媒发达之前,人物的生活环境其实相对比较单纯,没有那么多知识、信息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以前的小说,像沈从文的《边城》,主人公翠翠会唱几首歌,对河流什么时候涨水非常了解,但是这些知识相对还是比较少的。现在写翠翠,她就要使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了。所以说,当代作家的大脑,恐怕需要装更多东西。另外,这些知识内容并非处于同一维度,而是散落在各处,还在不断向外蔓延。小说再长,大概也难以将它们尽数囊括于情节脉络中。沈从文可以把边城相关的知识都写进去,当代作家就不行,否则真的会写成一部百科全书。更让人头疼是,当今时代,这些相关知识是“活”的。新玩意成老古董,时新笑话成怀旧段子,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丝毫不考虑作家们跟不跟得上。可是,这些急速变化的知识,因为它们构成了作家笔下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给人物及其关系带来更复杂的影响,作家就不得不去及时了解。所以相比较而言,这个时代的写作对作家本身的要求,要比沈从文那个时候高得多。

    (摘编自李洱、梁鸿《百科全书式小说叙事》)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通过琐碎的家庭日常生活矛盾和纠葛,客观、细致、逼真地揭示了家族内部的腐烂衰败过程,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B . 《红楼梦》并不是如实描写生活现象,而是通过对生活素材加工提炼,揭示封建家族必然衰亡的历史趋势。
      C . 《红楼梦》中纵深与连贯的专业知识体系,广阔与庞杂的个人的生命历程,体现了其宏大的叙事特性。
      D . 《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叙事文本,它的思想内容达到了高度的真实性,人物形象则具有本体象征的意义。
    2. (2) 对材料二中的“百科全书式的小说”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小说百科全书式的特点,既可体现在写法上,也可体现在内容上。
      B . 百科全书式写法的小说,即使篇幅较短,也需要包含不同要素。
      C . 小说百科全书式的特点,短篇体现在写法上,长篇体现在内容上。
      D . 百科全书式内容的小说,能帮助读者了解方方面面的社会知识。
    3. (3) 下列对当代百科全书式小说写作困难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知识和信息的繁多需要作家拥有更多知识储备。
      B . 知识内容的庞杂需要作家在创作时更注重取舍。
      C . 快速更迭的相关知识要求作家努力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D . 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作家及时了解急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4. (4) 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5) “百科全书式叙事”提供了一种新的叙述文学研究视角,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叙事文本”这一评价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