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淮南子》。所谓节气,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_    ①    __:“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半,故名“春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

    (甲)古人按“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乙)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就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

    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    ②     , 农谚讲“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可以把树枝埋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

    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帝王祭日、百姓祭祖、春社祭神等祭祀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③    。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祀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_    _A_    _

    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    B    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这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蛋”,深受百姓喜爱。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分日妇女多出游,称“踏青”;儿童则竞放纸鸢为戏,谚云“杨柳青,放风筝”。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 (1) 请在文中A、B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在文中空白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 (3) 下列句子中的“一般”和文中加点处的“一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小刚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一般水平,不算特别突出也不落后。
      B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C . 体检时大家发现有一对兄弟长得一般高。
      D .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成果。
    4. (4)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加以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
    5. (5) 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哪几类物象?请根据选文和下面的材料作答。

      材料—: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初候梧桐开花,五天后田鼠变成鹌鹑之类的小鸟,再过五天,天空出现彩虹。

      (选自《百科知识》)

      材料二: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