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一下·泸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炊烟

    王中秋

    ①在我记忆的年轮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撒满大地,故乡的小路便被勤快的乡亲们踏出无数鲜明的印痕。远离故土多年的我,对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乡,模糊中带着那么几分清晰:儿时玩耍的树林,夏季地里戏水的池塘,麦田里那一片金黄,冬天雪地里深深浅浅的足迹。然而,镌刻在记忆深处,最为生动鲜活回味无穷的,还是那一日三餐时分,家家户户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故乡的炊烟永远是最为宁静温馨而又朴实淳厚的一道风景。它像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在心灵的深处汩汩流淌,讲述着永远温暖、悠长的时光故事。

    ③我的家乡清凉店村坐落在冀中平原,是一个距今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据县志记载,该村当年是客旅商贾沿水旱两路,往返于西南和东北方向的必经之地,曾有过一段相当长的繁华历史。古时,村中就有前后两条街,街道两旁的饭店、客栈鳞次栉比,人来车往熙熙攘攘,街道两旁、村子四周槐树成排,一到夏天绿荫蔽天。村北边有广济寺等大片庙宇建筑,平日里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到传统节日和庙会时,又有商贩云集,人山人海。由于商贸及宗教文化的活跃,使得村庄兴旺,村民富有,故明朝时该村名为“大有店村”。

    ④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出兵征讨西部与大西南。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吴三桂奉命带兵行军到此,已是人困马乏。于是,他命令队伍就在此村吃饭、喂马、休息。吃过饭后,好多士兵便躺在大槐树底下,在习习的凉风中睡起觉来。吴三桂感觉神清气爽,对该村的环境非常赞赏,便让人找来村长说道:“你们这个村树林茂盛、河水环绕、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村名应叫“清凉店'为好。”村民们听来也非常赞同。从此,大有店村便改名为清凉店村,并一直沿用至今。

    ⑤年复一年,村后绵延不息的小河静静流淌,诉说着古老的往事,村东头的大池塘映照着四季与岁月的变迁。肥沃的土地,清冽的河流,共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亲父老。小河畔,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静静地掩映在繁花绿树之中。每当夜幕即将降临,炊烟便开始从这些房子的烟囱里缓缓升起。那些盘旋上升的炊烟,像是一首乡村田园诗,端庄中不失灵动,温暖而又充满诗意,深深定格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仿佛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将我带回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这股炊烟,是冀中平原一个普通村庄最质朴的语言,也是远方游子永远无法割舍的乡愁。

    ⑥依稀记得,儿时的每个黄昏,当村里的炊烟慢慢升起时,伴着父母的呼唤,在外玩耍的孩童们奔跑着追逐着回到各自的家。那时的炊烟,是温情的象征,是忙碌了一天后家人团聚的信号。它不仅仅是柴草燃烧的产物,更是家庭和睦、世代相传的情感纽带。炊烟之中,我仿佛还能看到妈妈在灶前的忙碌,能嗅到饭菜飘出的香味,能感受到那个温暖的、充满爱的避风港湾。

    ⑦正是这片炊烟,承载了乡亲们的辛劳与希望,将五谷杂粮变成一桌桌饱含家乡滋味的饭菜美食。每一缕炊烟,都是最朴实无华的乡村诗行,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乡愁的沉淀。远在他乡工作的我,每逢过节或是夜深人静时,心中便时常浮现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内心不禁涌起难以言述的温情与思念。

    ⑧记忆中的故乡是那么美好。黄昏时分,如倦鸟归林。望着村庄的轮廓渐渐模糊,家家户户的炊烟渐渐升起,缭绕于晚霞之中。村中的长辈们喜欢在一天的劳作后,围坐在门前乘凉,叼着旱烟袋,谈论着天南地北。那时候的炊烟是最浓的,饭菜的香味与烟草的味道交织在一起,简单而又真实。

    ⑨不只是味道,炊烟里还承载着人和动物的声音。鸡鸣狗吠,乡亲们劳作归来的笑谈声,羊群和骡马的嬉戏,以及呼唤孩童回家的喊声,这些都是故乡特有的声音,淳朴而又平和。这些声音,似乎都藏在炊烟中,每当炊烟升起,它们就会如约而至。它们跟随着炊烟,组合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乡村生活画卷。在冬日的夜晚,炊烟如同给冰冷的星空披上一层柔软的衣衫,让人感到一丝不易觉察的暖意。

    ⑩自从高中毕业后参军离开家乡,军营里直线加方块的韵律,摸爬滚打的火热军旅生活便开始了。当时两年一次的探亲假,使回家成为一种奢望。后来考上军校提干,被选拔到军级机关工作,由于部队军务繁忙,回家的次数愈发稀少。而每次只要一踏上返乡的列车,那些幼年时期的生活景象便栩栩如生,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忘记那片土地上深情的期待与召唤。每一次抵达故乡,那久违的烟火味便沁入心脾,仿佛一切烦恼,一切辛苦,在那一刻都立时烟消云散。恍惚间,炊烟中透出的是母亲的笑容、家人团聚的情景、童年玩伴的身影,一切美好犹存,历久弥新,向我诉说着家的牵挂与等待。在外奔波的脚步,无论走得多远,我都知道,那里有一缕炊烟,是我最初的梦想和永远的根脉。

    ⑪多少个夜晚,我在异乡的星空下遥望,想象着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仿佛能嗅到那独属于家乡的气息,那是一种直抵骨髓的安定与香甜。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的长河使很多东西发生了改变,村子外边,那小河流水不复从前,村东的池塘也早已改变了模样。可是,那炊烟带给我的思念,却是岁月难以磨灭的刻痕。在繁忙之余,我时常会在梦中回到那个有着袅袅炊烟的村子,耳边是熟悉的乡音,眼前是儿时的场景。这种感觉,成了此生最为珍贵的收藏。

    ⑫故乡的炊烟,终如一首婉约的民谣,和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飘过每一个细碎的日子,遗落在光阴的尘埃深处。却又常从那些幽深的思绪里探出头来,直戳心底。时光流转,世事变迁,很多东西,已无从拾捡。唯有那缕故乡的炊烟,那抹挥之不去的乡愁,在每一个晨钟暮鼓里,在我幽幽的思绪里,聚拢、飘散、升腾、沉淀......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儿时玩耍的树林、夏季地里戏水的池塘相比,作者对故乡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记忆更生动鲜活。 B . 无论是“大有店村”还是“清凉店村”,都能体现故乡历史的悠长,这种历史厚重感能给人永久的宁静。 C . “故乡的炊烟”既是生活画卷中的一部分,也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部分,历久弥新,越发值得回味。 D . “故乡的炊烟”是挥不去的乡愁,总让人想起故乡的人、景、事,也能让人想起故乡的声音与味道。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写作思路清晰,先以儿时的记忆引出话题,再写村庄的历史和“我”对故乡及炊烟的感情。 B . 军营生活让“我“对故乡无限牵绊,吴三桂在“清凉店村”找到了“清凉”,二者相互照应,联系紧密。 C . 文章语言自然流畅,抒情性的语言让文章情丝涌动,多处比喻手法的运用,又给文章增添了灵动之感。 D . 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真切自然,还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读者体会真实生动,也更易引起共鸣。
    3. (3) “故乡的炊烟,永远是最为宁静温馨而又朴实淳厚的一道风景。”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4) 本文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