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

更新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曾言“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其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司马迁认为《春秋》含有大“义”,如果不通此义,就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会秩序将陷入混乱。“春秋笔法”就是通晓春秋大义的关键。

    《左传》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晋代《左传》研究专家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里举例说明,如《春秋·成公十四年》载:“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叔孙”是族名,先称“叔孙侨如”,因他秋天的那次出行,是奉命出使到齐国为鲁国国君迎娶夫人,到九月陪国君夫人回来的时候,作者为了尊重新夫人自然要降低叔孙侨如的地位,因而只称“侨如”,此即“微而显,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

    “志而晦”则是用隐晦的文字表达复杂的内容,如宣公七年,“公会齐侯伐菜”,一个“会”字,隐含的是鲁国被迫出兵的事实以及齐侯之霸道无礼。事前没有商量,一方听任另一方命令或者要求而出兵才叫“会”。《春秋》用字极为严格,军队侵入他国,但没有占领,要用“入”,描述两国作战,“侵”“袭”“围”“歼”“克”“追”“取”“灭”,不同的字表达作者对战争性质、情况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当然在《春秋》里,不是所有事都有记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贯穿全书始终。尽管如此,史官还是要坚持“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寓褒贬于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以求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很难说《史记》的“实录”精神不是受其影响。

    太史公曾称颂《春秋》:“约其文辞,去其繁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作为一种书写风格,春秋笔法以辞意隐约、言简意赅的特点影响后世,古人削竹为简,书写不便,行文不能不注意用语的凝练,没想到竞成后人学习的榜样,“于是《春秋》书法,遂成史家楷模”。到唐初,不仅史学家刘知几根据“春秋笔法”中的“微而显”“志而晦”提出“尚简”原则:“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唐初很多古文运动的提倡者,针对六朝以来“日仿繁复”的文风,也曾大力提倡这一原则,即柳宗元所谓的“稍采取《左氏国语》之辞”,在文学章法技巧上从《左传》中汲取养分。对此,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心有戚戚焉。

    他在《论尹师鲁墓志》中提倡“简而有法”,并认为“此一句,在孔子六经,惟《春秋》可当之”。欧阳修说:“《春秋》辞有同异,尤谨严而简约,所以别嫌明微,慎重而取信。其于是善恶难明之际,圣人之所以尽心也。”故欧阳修从作文到修《新唐书》,都以此为指导原则,由他执笔的《新唐书》本纪部分,字数仅有旧纪的 , 因而他颇以“事增文省”而自豪,但因其过于“尚简”,以至史实不明,其文“非注不可解”,反落得“求简而得繁”的结果,又遭后人讥贬。

    -《春秋笔法》(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讲春秋,着眼于其中的“义”。只有搞明白文字的含义,才可能知晓“经义”为何。但《春秋》里那些干巴巴的记事条文里能有什么深刻的意蕴呢?这就要提到“微言大义”的提法。“微言大义”就是“微言中见大义”。

    《春秋》的“义”表现为史官记事的方法、原则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价值观念。作为一部史书,《春秋》的记录者及编辑者的政治观点及好恶都会通过记事的方法、用词反映出来,这也就是后人所谓“《春秋》笔法”。比如,对于同一种做法,《春秋》也根据作者的爱憎采用不同的写法,也就是所谓“一字褒贬”。比如《春秋》关于杀人,则有杀、弑、歼等不同写法。《春秋》对“自内虐其君”的事件一律称“弑(君)”,这自然是对乱臣贼子的有力谴责。就算同一个“杀”字,天子诸侯对大夫可以称“杀”,大夫之间、大夫对于天子、诸侯也可以称“杀”,但《春秋》里的用法还是有着微妙的区别。《春秋·隐公四年》记:“卫人杀州吁于蹼”,而《春秋·僖公七年》则载:“郑杀其大夫申侯。”虽然两处都用了“杀”,但主语一个是“卫人”,一个是“郑国”。《榖梁传》解释说:“称人以杀,杀有罪也”“称国以杀大夫,杀无罪也。”也即是说,卫国人都主张杀州吁,所以州吁有罪该杀。说郑国杀其大夫申侯,则只是说郑国国君个人杀了申侯,被杀者就不一定有罪或者杀非其罪。

    《春秋》记事的鲜明特征还有“尊王”,要维持周代既有的等级秩序。“正名”就是一个典型的方面。东周时期,王权衰微,以楚国为代表的诸侯国已僭号称“王”。就连孔子在说话时也讲过:“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可见楚人的王号已然是个既成事实。但在《春秋》里,对吴、楚之君,或曰“人”,或称“子”,从来不称“王”。从《春秋》的这种写法看,其作者的确是在苦心孤诣地维护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

    “为尊者讳”也是一个方面。鲁僖公二十八年,晋军城濮之战大胜楚军,晋文公一举夺取中原霸主地位。这年冬天,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就连周天子也被迫应晋文公之命赴践土之会。《春秋》态度鲜明地反对这种“以臣召君”的做法。为维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而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反观《竹书纪年》,对同一事件的记载则是“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从史学角度看,这种曲笔隐晦也是《春秋》的一大缺陷。对后世一些史家的曲笔、回护做法造成不良的影响。

    -《<春秋>:微言大义的六经之一》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要搞明白文字的含义,就能知晓《春秋》之义,而“春秋笔法”是通晓春秋大义的关键。 B . 《春秋》的用字非常严格,每一个字都能表达作者对战争性质、情况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C . 《春秋》“微而显”“志而晦”的写法影响后世,《史记》的“实录”精神便可能受其影响。 D . 《春秋》辞意隐约,言简意赅,但其曲笔隐晦的写作风格也给其带来了一些史学上的缺陷。
    2. (2)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先引出春秋笔法,再分写其特征及具体表现,最后写对后世的影响。 B . 材料二主题突出,层次鲜明。围绕《春秋》的微言大义,阐述了“义”的表现及《春秋》记事特征。 C . 两则材料都谈及《春秋》之义,一则侧重分析用词等技巧,一则侧重内容分析,既有不同也有交叉。 D . 两则材料均大量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让文章内容丰富,论证有力,说服力强。
    3. (3) 结合材料对春秋笔法的理解,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侯秦伯围郑”侯在伯前,体现了记录者或编辑者别贵贱、明伦理的等级秩序思想。 B . 《烛之武退秦师》仅用290多个字便将退军前后之事叙述完备,体现了文约而事丰的特点。 C . 《庖丁解牛》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将庖丁高超的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微而显的笔法。 D . 《鸿门宴》张良以璧入谢项王,文中前后用了“操”“持”“奉”三个不同的动词,意蕴丰富。
    4. (4) 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春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特点。
    5. (5) 《侍坐》篇中子路谈及“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时,孔子“哂”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哂”字的“微言大义”。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炊烟

    王中秋

    ①在我记忆的年轮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撒满大地,故乡的小路便被勤快的乡亲们踏出无数鲜明的印痕。远离故土多年的我,对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乡,模糊中带着那么几分清晰:儿时玩耍的树林,夏季地里戏水的池塘,麦田里那一片金黄,冬天雪地里深深浅浅的足迹。然而,镌刻在记忆深处,最为生动鲜活回味无穷的,还是那一日三餐时分,家家户户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故乡的炊烟永远是最为宁静温馨而又朴实淳厚的一道风景。它像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在心灵的深处汩汩流淌,讲述着永远温暖、悠长的时光故事。

    ③我的家乡清凉店村坐落在冀中平原,是一个距今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据县志记载,该村当年是客旅商贾沿水旱两路,往返于西南和东北方向的必经之地,曾有过一段相当长的繁华历史。古时,村中就有前后两条街,街道两旁的饭店、客栈鳞次栉比,人来车往熙熙攘攘,街道两旁、村子四周槐树成排,一到夏天绿荫蔽天。村北边有广济寺等大片庙宇建筑,平日里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到传统节日和庙会时,又有商贩云集,人山人海。由于商贸及宗教文化的活跃,使得村庄兴旺,村民富有,故明朝时该村名为“大有店村”。

    ④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出兵征讨西部与大西南。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吴三桂奉命带兵行军到此,已是人困马乏。于是,他命令队伍就在此村吃饭、喂马、休息。吃过饭后,好多士兵便躺在大槐树底下,在习习的凉风中睡起觉来。吴三桂感觉神清气爽,对该村的环境非常赞赏,便让人找来村长说道:“你们这个村树林茂盛、河水环绕、空气清新、凉爽宜人,村名应叫“清凉店'为好。”村民们听来也非常赞同。从此,大有店村便改名为清凉店村,并一直沿用至今。

    ⑤年复一年,村后绵延不息的小河静静流淌,诉说着古老的往事,村东头的大池塘映照着四季与岁月的变迁。肥沃的土地,清冽的河流,共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亲父老。小河畔,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静静地掩映在繁花绿树之中。每当夜幕即将降临,炊烟便开始从这些房子的烟囱里缓缓升起。那些盘旋上升的炊烟,像是一首乡村田园诗,端庄中不失灵动,温暖而又充满诗意,深深定格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仿佛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将我带回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这股炊烟,是冀中平原一个普通村庄最质朴的语言,也是远方游子永远无法割舍的乡愁。

    ⑥依稀记得,儿时的每个黄昏,当村里的炊烟慢慢升起时,伴着父母的呼唤,在外玩耍的孩童们奔跑着追逐着回到各自的家。那时的炊烟,是温情的象征,是忙碌了一天后家人团聚的信号。它不仅仅是柴草燃烧的产物,更是家庭和睦、世代相传的情感纽带。炊烟之中,我仿佛还能看到妈妈在灶前的忙碌,能嗅到饭菜飘出的香味,能感受到那个温暖的、充满爱的避风港湾。

    ⑦正是这片炊烟,承载了乡亲们的辛劳与希望,将五谷杂粮变成一桌桌饱含家乡滋味的饭菜美食。每一缕炊烟,都是最朴实无华的乡村诗行,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乡愁的沉淀。远在他乡工作的我,每逢过节或是夜深人静时,心中便时常浮现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内心不禁涌起难以言述的温情与思念。

    ⑧记忆中的故乡是那么美好。黄昏时分,如倦鸟归林。望着村庄的轮廓渐渐模糊,家家户户的炊烟渐渐升起,缭绕于晚霞之中。村中的长辈们喜欢在一天的劳作后,围坐在门前乘凉,叼着旱烟袋,谈论着天南地北。那时候的炊烟是最浓的,饭菜的香味与烟草的味道交织在一起,简单而又真实。

    ⑨不只是味道,炊烟里还承载着人和动物的声音。鸡鸣狗吠,乡亲们劳作归来的笑谈声,羊群和骡马的嬉戏,以及呼唤孩童回家的喊声,这些都是故乡特有的声音,淳朴而又平和。这些声音,似乎都藏在炊烟中,每当炊烟升起,它们就会如约而至。它们跟随着炊烟,组合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乡村生活画卷。在冬日的夜晚,炊烟如同给冰冷的星空披上一层柔软的衣衫,让人感到一丝不易觉察的暖意。

    ⑩自从高中毕业后参军离开家乡,军营里直线加方块的韵律,摸爬滚打的火热军旅生活便开始了。当时两年一次的探亲假,使回家成为一种奢望。后来考上军校提干,被选拔到军级机关工作,由于部队军务繁忙,回家的次数愈发稀少。而每次只要一踏上返乡的列车,那些幼年时期的生活景象便栩栩如生,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忘记那片土地上深情的期待与召唤。每一次抵达故乡,那久违的烟火味便沁入心脾,仿佛一切烦恼,一切辛苦,在那一刻都立时烟消云散。恍惚间,炊烟中透出的是母亲的笑容、家人团聚的情景、童年玩伴的身影,一切美好犹存,历久弥新,向我诉说着家的牵挂与等待。在外奔波的脚步,无论走得多远,我都知道,那里有一缕炊烟,是我最初的梦想和永远的根脉。

    ⑪多少个夜晚,我在异乡的星空下遥望,想象着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仿佛能嗅到那独属于家乡的气息,那是一种直抵骨髓的安定与香甜。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的长河使很多东西发生了改变,村子外边,那小河流水不复从前,村东的池塘也早已改变了模样。可是,那炊烟带给我的思念,却是岁月难以磨灭的刻痕。在繁忙之余,我时常会在梦中回到那个有着袅袅炊烟的村子,耳边是熟悉的乡音,眼前是儿时的场景。这种感觉,成了此生最为珍贵的收藏。

    ⑫故乡的炊烟,终如一首婉约的民谣,和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飘过每一个细碎的日子,遗落在光阴的尘埃深处。却又常从那些幽深的思绪里探出头来,直戳心底。时光流转,世事变迁,很多东西,已无从拾捡。唯有那缕故乡的炊烟,那抹挥之不去的乡愁,在每一个晨钟暮鼓里,在我幽幽的思绪里,聚拢、飘散、升腾、沉淀......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儿时玩耍的树林、夏季地里戏水的池塘相比,作者对故乡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记忆更生动鲜活。 B . 无论是“大有店村”还是“清凉店村”,都能体现故乡历史的悠长,这种历史厚重感能给人永久的宁静。 C . “故乡的炊烟”既是生活画卷中的一部分,也是作者情感世界的一部分,历久弥新,越发值得回味。 D . “故乡的炊烟”是挥不去的乡愁,总让人想起故乡的人、景、事,也能让人想起故乡的声音与味道。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写作思路清晰,先以儿时的记忆引出话题,再写村庄的历史和“我”对故乡及炊烟的感情。 B . 军营生活让“我“对故乡无限牵绊,吴三桂在“清凉店村”找到了“清凉”,二者相互照应,联系紧密。 C . 文章语言自然流畅,抒情性的语言让文章情丝涌动,多处比喻手法的运用,又给文章增添了灵动之感。 D . 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真切自然,还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读者体会真实生动,也更易引起共鸣。
    3. (3) “故乡的炊烟,永远是最为宁静温馨而又朴实淳厚的一道风景。”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4) 本文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乙文

    贞观十四年,太宗以高昌平,召侍臣赐宴于两仪殿,谓房玄龄曰:“高昌若不失臣礼,岂至灭亡?朕平此一国,甚怀危惧,惟当戒骄逸以自防,纳忠謇以自正。用贤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以此慎守,庶几于获安也。”魏徵进曰:“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张子房,汉王计画之臣,及高祖为天子,将废嫡立庶,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争也。”终不敢复有开说。况陛下功德之盛,以汉祖方之,彼不足准。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高昌。屡以安危系意方欲纳用忠良开真言之路天下幸甚。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桓公谓叔牙曰:“盍起为寡人寿乎?'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出在莒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桓公避席而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太宗谓徵曰:“朕必不敢忘布衣时,公不得忘叔牙之为人也。”

    (选自《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屡以安危A系意B方欲C纳用D忠良回开直言之路回天下幸甚。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休,意思是喜庆、福禄,常“休戚”连用,如“休戚相关”,形容彼此关系紧密,福祸相关。 B . 景,大的意思,与《诗经·小雅》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景”意思相同。 C . 诚,表示假设,可以译成如果,与《出师表》中“诚宜开张圣听”的“诚”意思相同。 D . 谢,道谢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含义不同。
    3. (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第一段开头接连使用了三个排比句,对仗工整,气势不凡,明确提出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 . 甲文第二段更进一层,指出在功成之后容易纵情傲物,从而导致离心离德。隐约扣合现实,突出积其德义的必要性。 C . 魏徵既敢于直谏又善于进谏,其谏言逻辑严密,气势不凡。唐太宗也非常清楚魏徵直言敢谏对自己治国理政的意义。 D . 甲乙两文中的谏言都善于通过对古人具体事迹的分析达到劝谏君王的目的,多种论证方法大量使用,闪现着理性的光辉。
    4. (4)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②黜邪佞,用贤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

    5. (5) 甲乙两文都写了魏徵对唐太宗的建议,请概括两文建议内容的共同点。
  • 4. 古代诗歌阅读

    霜天晓角

    纳兰性德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壁,天已早安排就。

    注:彀,同“够”。青蝇白璧:喻小人谗谤好人,污其清白。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词开篇两句交代诗人与友人对酒折柳之事,一个“尽”字道出词人的深情不舍。 B . 古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若问”几句,弥散着失意无奈的情绪。 C . 结尾两句表明君子为人所污之事是上天安排,命运如此,表达词人的妥协和痛楚。 D . 这首词写别情,却脱出别情外,终又回到别情上,始终想解脱,又始终不可解脱。
    2. (2) 搔首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描写,是为人有所思的情态。请结合具体诗句分别说明本词和杜甫《春望》中搔首这一举动抒发的思想感情。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记述了古楚先民创业的艰难。苏洵也在《六国论》“, ”两句中通过动词生动描绘了六国祖辈父辈取得丁点儿土地以建国立业的艰难。
    2. (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两个叠词描写阿房宫走廊屋檐曲折回旋的样子后,接着在“, ”两句中使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突出楼阁建筑数量之多。
    3. (3) “舟”作为古代交通工具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成为经典的抒情意象。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就使用这一意象,把丹青妙笔难以描绘的壮美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出身侯门诗书礼仪之家的林黛玉,自幼丧母,后又寄身于贾府,留给人们的是文思敏捷、多愁善感、孤傲又谦和、自尊又自卑、敏感细腻、谨小慎微、时而任性叛逆的形象。她的性格直接体现在她的言语对话中。比如说,初入贾府,邢夫人留饭,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些话语无一字不体现黛玉谨慎小心、重礼知礼的性情;又比如宝钗从黛玉处拉走宝玉去探望史湘云,没两盏茶时,宝玉又回到黛玉处,只见黛玉先说道:“你又来做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 , 哄着你,你又来做什么呢?”,几句话可谓将宝玉冷落自己后那种委屈、娇嗔吐露无疑,可见黛玉敏感细腻、爱使小性儿;再比如黛玉打趣史湘云大舌头时,调侃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寥寥数语可见黛玉聪慧率真、风趣幽默的一面......

    阅读《红楼梦》的一把重要钥匙就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走进作品,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性格思想,从而体会到作品的语言艺术魅力。

    1. (1) 结合《红楼梦》书本内容以及下列摘录的关于林黛玉的言行描写,最能够反映林黛玉对封建观念的反叛意识的一项是( )
      A . 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里头新鲜花样儿给黛玉时,黛玉只就看了一看,在听完周瑞家的回答后,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 B . 第八回,宝黛在薛姨妈处吃酒,李嬷嬷借“老爷在家”来阻拦宝玉吃酒,黛玉一面悄悄推宝玉,叫他赌赌气,一面咕哝道:“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 C . 第九回,宝玉将要同秦钟一道去义学读书,前来黛玉房中作辞,黛玉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 D . 第二十二回,史湘云打趣戏子的模样与黛玉有几分相像,席散后,黛玉对前来的宝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儿!”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又比我会念书、作诗、说笑,怕你生气拉了你去”,表达效果没有原句好,为什么?
  • 7. 语言文字运用II

    对于读书,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甲】,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____。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怎样选出值得精读的书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精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①却未必能知道写书人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____,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做到“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②如果仅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死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

    当然,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了我自己的意。这个意是我的,③我就可以用它解决问题和事务。好像我用我自己的腿走路,只要我心里一想走,腿就____

    ____地走了。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____,把书读活了。

    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乙】。④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浩如烟海      字里行间        自然而然        活学活用 B . 汗牛充栋      字里行间        立竿见影        融会贯通 C . 浩如烟海       文从字顺        立竿见影        活学活用 D . 汗牛充栋      文从字顺        自然而然        融会贯通
    2. (2) 请在文中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3. (3)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莫言在《妙哉此风》中写道:“因为无风不起浪,而无浪的大海,也就失去了神秘雄壮和狂暴。”

    人生路上,难免会有风浪,你如何看待人生的风浪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