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坪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有删减
A.文章开篇写作者“嗜学”而“家贫”,所以求借于藏书之家抄书,体现出作者少时读书的艰难。
B.文中“未尝稍降辞色”表现了老师的言辞、脸色很严肃,这里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反衬作者求师的恳切。
C.第二段作者将富家子弟的“烨然若神人”与自己“缊袍敝衣”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作者甘于敝衣粗,是因为“中有足乐者”。
D.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意在强调求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
曹玮①知镇戎军②日,尝出战小捷,虏③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⑤。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⑦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⑧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16年9月版)
【注】①曹玮:北宋名将。②知镇戎军:主持镇戎地区工作。③虏: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称呼。④縻(mí):束缚。⑤候:侦察。⑥少选:一会儿。⑦严军:整顿好队伍。⑧驰;驱车马追逐,此处意为战斗。⑨阑:衰退。